:::
有形文化資產
徜徉在真實卻未知的世界-芝山岩遺址

撰文 / 劉益昌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台北是一個盆地,四周環山中帶有淡水河三大支流,是一個形勢相當完整的地理區域。今日的台北市、新北市已是一個緊密連結的大都會,擁有全台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但是回到1654年荷蘭人繪製的「大台北古地圖」,可以看到在淡水河口和台北盆地內的部落分布,除了在淡水河系的河畔之外,也在盆地周緣和盆地內的小山有著不少聚落。看來當年台北盆地是一個部落相望、流水滿溢、土地肥美的自然狀態,也可以想像河上來回的船筏充滿有力的吆喝。芝山岩是台北盆地周邊海拔50公尺左右的小山,是台灣第一個發現的考古遺址,擁有豐富的史前人類的文化遺留,也是士林漳州人的信仰中心惠濟宮的所在,也是清代不同籍貫人群衝突時,士林漳州人的堡壘,它曾經是日治時代初期訂下的保安林,也是「六氏事件」發生地,有一方伊藤博文書寫此一事件的重要石碑,其後也是因為教育而犠牲者的紀念神社。1935年總督府因為小山擁有豐美的植物,因而公布指定為天然紀念物。所以在日本統治時期,這裡一直是一處環境保存良好的小山,戰後受到情報局軍方使用的影響,已有不少破壞,加上其後小山開放作為公園使用,使得小山頂部土壤逐步流失,岩石裸露,小草和樹林都無法存活,而有逐漸老化的現象,幸好1990年代中期,台北市政府規劃保存,才留下今天的景象。

其實這座小山至少從一萬年前台北盆地還是湖泊的時代以來,就有人群居住,其後從新石器時代早期六千多年以來歷經新石器時代中期訊塘埔文化、晚期圓山文化、末期植物園文化時均有人群居住,金屬器時期十三行文化人也來到小山活動。這些不同時代的人群都在芝山岩留下層次鮮明的文化層堆積,我們在芝山岩南側的考古展示坑,可以看到層層疊疊的人群生活堆積。順著步道走上小山,在山麓周邊可以看到少許裸露的史前陶片、石器,也在小山頂上可以看到許多史前時代人群因為興建房舍而留下的柱洞,因為水土保持不佳,表土侵蝕而露出讓我們得見早期建築的可能形式。

怎麼看芝山岩這座小山,是一件有趣的想法,你可以去散步休閒,也可以用心去閱讀這座擁有近萬年以來人類活動史的小山,從南側展示坑到北側的展示室,都可以看到考古學家透過發掘把過去的人類活動的點滴取出,並且串連成具體的知識。所以你可以在不同的日子,用不同的角度親近、擁抱並融入小山的懷抱之中。



劉益昌(Yi-chang Liu)

簡介:劉益昌 教授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員)

聯結史前與歷史的圖像——臺灣人類活動史的新建構

個人的研究以考古學為主,民族學和歷史學為輔。長期以來從事臺灣考古遺址基礎資料的調查與建立,目的在於確定史前文化層序,以利臺灣人類活動史的研究。以基礎資料建立史前文化發展架構,最終無非希望厚實臺灣考古學研究的基礎。

近年的研究,既承襲歷年研究,也擴充了研究範疇。就歷年研究而言,個人長期關注臺灣史前文化層序的建構,除全面性建構臺灣各區域史前文化層序之外,亦同時針對小區域進行考察,期能建立更為細緻的史前文化發展過程,以為文化變遷研究的基礎。已建構的史前文化層序如今已逐步為國內、外考古學界所理解與接受,也被國內大部分中學、大學教科書採用做為教學依據。隨後的工作在於透過資料的解析,建構臺灣史前史的各個層面,尤其在文化變遷、交通與交換體系、人群互動與邊界等主題。

回最上方
推薦本活動 ..... 推薦本活動

【 總 評 分 ..... (0 次評分 )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