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戲劇
大學生上戲
推薦本活動 ..... 推薦本活動
【總評分 ..... (0次評分)
在大學院校數量直逼頂峰的此際,「大學生」將是未來社會新一代中的大多數。電視上多半只顯現他們關注校園生活、把妹交友等切身問題,卻難以看到他們看待公共議題、世界未來的態度,而透過必須以身實踐的戲劇創作,卻可映射時下年輕人心中所思的端隅。

從三月中到四月底,一些大專戲劇社團與戲劇系均將有新戲上場。早年由教育部主辦的「大專盃話劇比賽」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停辦,對培養戲劇觀眾與發掘非專業科系人才影響甚鉅。臺北市的「劇樂部劇團」因而發起、主辦「青年才俊藝術節(大學生競演戲劇節)」,延續比賽型態,但未能成為全國性的活動。臺北地區另有相關大學社團在震災後籌辦「轉身戲劇節」,今年進入第十五屆,共有六所大學(臺北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防醫學院、政大、北藝大、台藝大)各自以死刑、都更、教改、家暴、失業率、同志婚姻等議題,進行創作,三月中起連續三週的六、日,在「表演36房」登臺。為協助桃竹苗的大學生展演,「舞次方舞蹈工作坊」也首度舉辦「鐵屋頂大專表藝節」,本年度公開甄選三隊劇團與兩隊舞團參加,四月份將在新竹市的「鐵屋頂劇場」上演。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將在三月下旬分週演出《九一一》與《死亡與少女》。法國劇作家維納韋爾(Michel Vinaver)在事件發生後數週隨即完成前者,劇中凝結時間的移動,多線並行,聽見人聲紛紜。後者由智利劇作家多夫曼(Ariel Dorfman)執筆,講述曾受獨裁政權桎梏者,在政權垮台後如何面對施暴者的故事。台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在三月底推出的《迷局破》,以今、古雙軌進行,演繹判官難為。臺灣藝術大學的《伊沃娜‧柏甘達的公主》四月中登場,改編自波蘭作家貢布羅維奇作品,藉由醜女伊沃娜將成為太子妃一事,揭發宮中的重重謎團。四月底,文大戲劇系舉行畢業公演《Libidomin》,取材自莎士比亞的《仲夏夜之夢》,「libido」原是佛洛依德心理學裡講的人性原始驅力,在精靈的世界裡,對於慾望、愛情的追求可能更無庸粉飾吧?
回最上方
作者圖像
簡秀珍
Hsiu-Jen Jian

臺灣宜蘭人,巴黎第七大學遠東研究所博士,曾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現為同校傳統音樂系副教授,出版有《環境、表演與審美—蘭陽地區清代到一九六○年代的表演活動》、《臺灣偶戲走向世界舞臺─班任旅東遊記 》(與蔡紫珊合著)、《臺中縣藝文志─表演藝術 》與散篇論文、評論等。 近年研究重點在北管戲曲、日治時期戲劇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的存續等。喜歡旅行、田野調查、訪談與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