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草屯鎮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
{% if typeName %}
類 別
{{typeName}}
{% endif %}
{% if level %}
種 類
{{level}}
{% endif %}
{% if registerDateValue %}
公告日期
{{registerDateValue}}
{% endif %}
{% if name %}
名稱
{{name}}
{% endif %}
{% if cityName %}
縣市區域
{{cityName}}
{% endif %}
{% if address %}
地址
{{address}}
{% endif %}
{% if headCityName %}
所屬主管機關
{{headCityName}}
{% endif %}
{% if openTime %}
開放時間
{{openTime}}
{% endif %}
{% if closeDay %}
休館日
{{closeDay}}
{% endif %}
{% if ticketPrice %}
票價
{{ticketPrice}}
{% endif %}
{% if contact %}
聯絡人
{{contact}}
{% endif %}
{% if phone %}
電話
{{phone}}
{% endif %}
{% if fax %}
傳真
{{fax}}
{% endif %}
{% if email %}
email
{{email}}
{% endif %}
{% if facebook %}
FACEBOOK
{{facebook}}
{% endif %}
{% if website %}
網站
{% endif %}
{% if arriveWay %}
如何到達
{{arriveWay}}
{% endif %}
{% if srcWebName && srcWebUrl %}
來源單位
{% else %}
{% endif %}
{% if srcWebName && srcWebUrl === ''%}
來源單位
{{srcWebName}}
{% else %}
{% endif %}
{% if srcWebsite %}
來源網址
{% endif %}
{% if author %}
作者
{{author}}
{% endif %}
{% if size %}
尺寸
{{size}}
{% endif %}
{% if material %}
材質
{{material}}
{% endif %}
從草屯鎮的舊名「草鞋墩」,就可以知道它和稻草工藝的因緣有多深。環山繞水的草屯鎮,水稻是主要作物,種植面積達三千六百多公頃,是南投縣最大的稻米產區。不僅種稻子,居民也用稻草編草鞋,其盛名自清末以降到光復初期,一直是台灣中部重要的草鞋製造和集散地。可惜如此深厚的稻草工藝,在台灣進入現代化後一度瀕臨失傳,直到社區營造風潮興起,居民重新檢視在地價值,遍訪耆老一點一滴重建草屯的稻草工藝。
【稻草工藝已建立知名度】
在重建草屯稻草工藝過程中,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扮演重要角色。草鞋墩鄉土文教協會在民國八十七年創會之初,即延請耆老傳授草鞋編製技藝,培育出十幾位第一代種子教師。後來南投縣草屯鎮公所獲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補助設置「稻草工藝文化館」,也交由協會經營。九十四年草鞋墩工藝工坊成立,在勞委會多元就業方案補助下,僱用中年失業婦女,由種子教師指導,擔起展示、教育、傳承和研發、生產、銷售的任務。有了小型生產部隊,工坊成為稻草工藝的搖籃,五年來已逐漸建立知名度。九十九年的「草鞋墩稻草工藝卓越計畫」,則是草屯連續第三年參與社區工藝扶植計畫。計畫主題概念,首先是以「水稻的一生」活動為稻草文化扎根,逐步橫向擴展培養稻草工藝的環境,讓學生瞭解「稻」不但能提供糧食,還有無限想像與創作空間。其次以「稻藝會」強化研發團隊,透過稻草工藝交流,激發創意,創造優勢地方工藝產業,提高稻草工藝的高度。
【水稻的一生扎根稻文化】
「水稻的一生」結合學校課程,向學校附近社區農夫承租農地,邀請耆老參與並教導學童親身操作,從育苗、插秧、觀察與紀錄、割稻、曬稻、參加農田運動會、碾米、米食製作與成果展示等,完整體驗水稻的一生。活動還請家長和志工媽媽參與,教導學生製作紅龜粿。副產品稻草則由工坊老師教導學童,大家一起製作稻草卡片、草編和稻草人。成果發表時,邀請全校師生、親朋好友、社區居民一起享用師生種的稻米做成的紅龜粿、爆米香等米食,然後分享「水稻的一生」甘苦談。九十九年參與的學校有北投國小、僑光國小、中原國中和草屯國中。這次除了「水稻的一生」和草編工藝外,也加強「龜糢」等米食的手作體驗,讓稻米文化的呈現更加完整。北投國小甚至已經將「稻文化」發展成為繪本小書。在評審老師建議下新增加的「社區劇場」教學也值得一提。透過肢體與五感的探索,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學會互相了解、欣賞別人優點,也懂得分享喜怒哀樂,變得能夠快速組織、安排和勇於發表,讓大家看到社區劇場改變人心的魔力,也為社區工藝培育更良好的心理素質。
【建立稻藝會強化研發力】
為強化稻草工藝研發能量,社區也組織「稻藝會」做為核心團體,統合工藝種子教師、「稻草工藝設計營」結業學員和工坊多元就業媽媽。稻藝會透過每個月的聚會,訂定討論主題,邀請專家講演和示範觀摩,舉辦培訓與研發活動。本年度以「吃」為主題,發想稻草工藝產品。在稻草工藝創意設計營中, 學員曾提出一個破天荒的想法:稻草可不可以吃?延伸這樣的命題,稻藝會構思用稻草包裝糖果,甚至嘗試以「稻草一口糖」、「稻草一口冰」結合草屯店家,將稻草融入食品製作,開發地方特色伴手禮。其中「稻草一串糖」,以整支稻草做為糖果的外包裝,運用絞編方式包裹成串,吊掛起來即是美觀裝飾,可以做為年節贈禮。此外,配合社區建醮宗教活動,居民在第二季稻作收割後開始收集稻草,在幾處路口豎起稻草景觀裝置,不但做為交通引導標誌,也營造農村豐收、風調雨順、民生樂利的景象。而草蔀、稻草迷宮等裝置的運用,將環保理 念帶入地方,為社區景觀注入新意,也為龍泉圳開發建醮傳統文化活動帶來新氣象。
【參訪交流中看見新可能】
九十九年協會也到宜蘭珍珠、白米、無尾港進行社區工藝產業經營參訪。四、五年前珍珠社區曾經來參加草鞋墩稻草文化節,邀請這裡的老師去教他們草編,幾年之後的現在,已經發展出豐富社區產業,進展之快令人震撼。而從白米木屐多樣化的產品,也讓人思考到草鞋樣式變化有更多可能性,頗值得參酌學習。草屯鎮每年秋收之後會舉辦稻草文化節,稻草工藝的推廣活動也持續不斷,九十九年各項相關活動累計近三千八百人次參與。工藝計畫的主軸「水稻的一生」經過三年來的推動,越來越多學校開始操作,稻草工藝的傳承也建立了根柢,未來期望能擴及全鎮, 形成「稻文化」的重鎮。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