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宜蘭縣冬山鄉太和社區

宜蘭縣冬山鄉太和社區
本村最早的歷史記載自嘉慶19年,根據『宜蘭廳管內埤圳調查書』記載:八寶、太和庄魏盛來、李華漢等,今因太和庄埔地始無水源,不能成田,茲來等會眾,議向八寶庄漢等埤水圳路通流灌蔭所有太和庄所屬埔地----。由此可知本區應於嘉慶19年以前即有漢人拓墾。
據本村地方耆老說:始於康熙仁皇帝時,本村全是茄苳樹,平埔人來此墾荒開拓,大夥在此期間,不分男女,分工合作,不分彼此,和和氣氣(勁和(台語)),康熙仁皇帝獲知此事,降旨定名為『太和庄』。
本村在清代包括太和庄及楓樹橋庄:日治初期的行政區域依舊。明治33年(西元1901年)查定區域,重新調整行政區域,將太和庄及楓樹橋庄合併為一。『太和庄』,下轄太和、楓樹橋兩土名,大正九年(西元1920年)改太和庄為大字,下轄太和、楓樹橋小字:光復之後,太和大字改為太和村迄今。
太和村又分有『頂太和』、『下太和』。『下太和』俗名楓樹橋,屬現在第一鄰至第四鄰,信奉冬山廟定安宮拜主神媽祖娘娘及三官大帝。『頂太和』稱為頂冬山城仔,屬現在第五鄰至第十四鄰,信奉太和廟永福宮,拜三山國王,一般對於十三份橋過界之第十一鄰至第十四鄰都叫十三份。
太和村村民樸素,務農較多,由於自古有水源充沛的八寶圳灌溉,水田成為本村主要景觀,故田頭田尾皆供奉土地廟,村內土地公廟大小有九間,其中唯一一間有『栽鬚』是楊姓歷代家族出了一位進士,另游姓歷代祖先老上舉人,建有游姓家廟『翹翅仔』的是東興堂。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