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台東縣台東市豐里社區

台東縣台東市豐里社區
清代台東直隸州時屬覓仔交阿眉社,日治時期明治四十四年(1911)屬台東廳直轄卑南區南鄉旭村,昌和十二年屬台東廳台東郡台東街大字旭,光復後改為豐里里,今範圍東至太平洋,西以太原路轉四川路接中華路四段為界,北至成都南北路,南至第四排水。
(一)嘟都
  阿美族語「浦匙」之意,為一深水漥地。早期無水圳時,水源有賴三月的祈雨,由阿美族馬蘭社、卑南族卑南社、射馬干社、知本社四社在此輪流祈雨,以檳榔為祭品祭天,求得下雨之社可得其他各社貢獻之牲畜、酒等禮品。
(二)三馬仔
  或為「三腳犛仔」,原意為放置東西的三腳架子。
  日治時代在今豐年里建了飛機場,為引導飛機進入航道,在此以木柱做成三角架作為飛機降落機場的指標,因其形狀而名,位於成豐里里2鄰至3鄰附近。
(三)馬東
  此即馬社阿美族人所稱原野音譯而來,意為「最早開發的士地」,又稱「海岸」。原來居民以阿美族人為主,後大正六年曾有日本新潟移民數十戶,因颱風侵襲而戶數漸減。大正十二年(1923)也曾招徠本島人移民,今居民多為後來移入的恆春人。
(四)溪埔仔
  意為河灘地,指今豐里派出所對面、沿中華路三段的聚落。居多為日據末期漸漸移入,多來自台中。
(五)東豐社區
  阿美族人聚落,原住於豐源里的「阿拉巴奈」時,族人用竹子卜卦得之將有災禍發生故遷村至今東豐社區,也因此逃過了後來利嘉溪洪水氾濫帶來的災害。
(六)旭村
  又稱村內,今僅指位於豐里街的旭村,而早期日治時期的旭村地區包括了旭橋(今豐里橋)以西至溝仔內以東,即今日的豐榮、豐谷、豐里、豐源、豐年、康樂、永樂、豐樂等里之範圍內。
  日治時期旭村位於卑南街西南方4.5公里處,為馬蘭社所稱matan原野的一部分,曾為官營移民預定地;原官營移民適地調查時,旭村原野(原稱呂家原野)面積2460.8400甲,除河川砂礫地外,耕地幾為馬蘭社人所有;大正五年(1916)台東製糖會社辦理私營移民,始陸續有日本(24)新潟縣短期移民分派至旭村從事開墾及士地區劃等工作,大正六年(1917)另建新的移民住宅用地,以每一戶面積一分為原則,形成路村的集居形態,並增築二十戶的移民家屋。
  旭村與典型的內地移民村一樣,擁有整齊的耕地區劃,每一區塊以四甲為原則,區塊間設有田間道路,主要種植的甘蔗為製糖會社原料來源,裁種少許陸稻、甘薯為糧食來源,野地則放養牛畜,並採家屋集中,耕地分散的皆配方式。
  就如日本農村一般,旭村自治性頗強,村內設有青年會、處女會,每月於青年會館招開村民大會,遇年節會館中辦理摔跤競賽;平日有號音催路早起,前赴神社參拜後才赴田間工作;農事常採換工方式(稱為「共同」)協力完成,村內設有水井,公共浴室,由每一戶輪流燒煮熱水供傍晚下工之村民洗浴;村民生活有著濃厚的日本農村風味。
  大正十年(1921)製糖社將移民補助僅限於內地人移民之條件撤廢,至大正十二、十三年間,台東開拓株式會社繼承移民事業,開始招徠西部本島人移入。昭和三年(1933)卑南大圳改修通後,水稻田面積漸增。(鄭全玄,1995:63-65)
  大戰結束後,旭村地區的可耕地面積,已隨著移民開墾活動的進展與卑南大圳的完成而續有增加,不同人群、企業、法人團體所擁有的耕地比率,也以大不相同,不再是馬蘭社原住民佔有絕大部份耕地的景況。
  由於光復後旭村內地居民被遣送回國,許多土地在乏人管理,且政府尚未制訂相關法令,完成接收作業的情況下,土地所有權出現混亂狀,霸耕、混佔土地者不乏其例,農民稱其為「佔耕」,易於取得耕地使用權利,成為當時西部不少移民前來的原因。旭村的少部份耕地經由與日人簽訂契約而移轉給原先租佃的本島,然而大部份的土地則收歸台東製糖會社所有,其次為台東街或其他州廳的不在地地主。經一連串的土地政策如耕者有其田、公地放領、三七五減租等及交易之後,大多當地務農的西部移民及馬蘭社原住民都逐漸擁有自己土地的所有權,少數較貧窮者仍向糖廠承租土地(一份地半年三、四千元),不在地地主影響力漸減。而民國四十年以後才移居此地的西部移民,常是以自己攜帶的資金購買耕地,與早期取得耕地的方式已大不相同。
  今旭村仍承襲早期整齊的街道及耕地區區劃,但村內的房舍因老舊且不敵台東多颱風的自然環境,大半已重新改建成新式水泥住屋,今僅餘二間保留傳統斗笠式屋頂。村內早期的神社已改為今日的奉順宮,僅留一石燈籠於廟前。奉順宮奉祀的蘇府王爺,為民國五十年代從彰化鹿港鎮奉天宮皆靈蘇府社位。(台東縣後山文化工作會,1996:42-43)種蔗改為以荖葉和水稻為主,荖葉經濟利益雖高但耗費人工,因此不適宜大面積種植,故尚有水田的分布。
(七)三支線
  於豐里國小前的重慶路旁,有卑南大圳的第三支通過,故名之。
(八)四支線
  於四川路旁的圳溝,為卑南大圳的第四支線,故名之。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