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塔樓社區

塔樓社區
沿革:
原名塔樓社,早期為台灣島上最大的平埔族聚落,經歷荷蘭統治,至1721年朱一貴之後形成明確的地理位置及地圖,日治時期派藍高川駐紮阿里港,治理本區域規劃治安;築堤;引水;全力生產稻米演變成今日富庶的塔樓村.

地名由來:
Swatelauw-塔樓社:由平埔族語得名,其意涵無從考據,為早期全台灣島上最大的平埔族聚落,依日本人中村孝志在「荷蘭時代的台灣蕃社戶口表」中記載塔樓社(Swatelauw)的戶口紀錄:
1、西元1648年495戶2102人。
2、西元1650年510戶2160人。
3、西元1654年448戶1751人。
4、西元1655年396戶1700人。
5、西元1656年400戶1698人。
上述紀錄的人口數係荷蘭時期的戶口表,乃是東印度公司於西元1641年起實施地方集會(Landday)以來,每一年度召集各部落之頭目及長老,所做的村落狀況報告所得,準確性雖不是100%,但也不致相差太遠,而上述的資料中的塔樓社人,應該都是馬卡道族人無誤。居民也以先民遺留優良文化民風稱此名為榮。

當時塔樓社是個相當大的族群,一般學者大多數認定塔樓社的舊址就在現今的本村無誤;此資料顯示:塔樓社不僅人口居全台各社之冠(參照荷蘭人所留存戶口調查表)且戶數也最多。因此塔樓社之地理環境有利於大量人口的居住是有其先天條件的,塔樓社先民,資質過人,獨具慧眼,相中此地生根,有其特別智慧,此地地勢高亢,水源充沛,資源豐厚,土壤肥沃,最早種植稻作作物,充飢果腹,並能利用陷阱獵捕野獸,使用套陷捕捉野鳥,同時還能利用大籠(捕魚籠)捕魚維生,可見當時祖先之智慧異於其他族人。

先民歷經數百年異族統治,遷徙流離,屯墾而居逐漸形成固定聚落;至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後,開始實行土地放領,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政策,開始建立農村發展政策;早期由政府推動農地共同經營伊始,迄民國七十二年成立社區理事會,推動農村現代化及配合農會推行吾愛吾村工作;至八十二年接續推動社區發展協會,旨推動社區成立志願性社團,配合地方自治及政府輔導社區未來規劃等工作,顯示政府對拉近城鄉差距之施政目標;塔樓社區發展協會於民國八十二年六月成立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