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花蓮縣鶴岡屋拉力社區

花蓮縣鶴岡屋拉力社區
屋拉力部落之住民,最早約200年前是居住在台東縣成功鎮北邊一個小部落稱Pisirian。由於耕地不足加上農作物生長不良生活非常困難,於是有二對夫婦試圖往北的方向尋找良田沃土,終於發現秀姑巒溪出海口南端無人耕種,因此就在該處搭建工寮,族人亦在他們許久未歸而想去探個究竟,陸陸續續向北遷居,有人溯溪到溪的北岸,亦即現今的港口村及靜埔村,不多久,耕地很快就貧瘠收獲不足以維生,因此,有年青人沿溪北側溯溪找尋更好的地方,他們一邊捕魚蝦一邊打獵,亦曾在奇美住過一陣,覺得不適合在此建村耕地不足,水源亦不足,於是又繼續向上行進,到達大落馬時,他們發現一片平原足夠耕種,居住建村,於是在大落馬溪旁搭蓋工寮,因此,也們折返至港口、靜埔報告族人他們的新發現於是所有族人遷居大落馬。在此開墾水田插秧。 可是,大落馬溪每遇豪雨即成災,造成族人諸多不安,農閒時男人在狩獵時,發現Pasadoyan 溪水清澈,西岸都是平原非常適合族人居住、耕種,於是又一次遷村,全部搬到Pasadoyan 。
屋拉力部落,除大部份為東海岸遷徙之外,後來亦有來自光復及富源更多的是 Koyo部落被馬太鞍部落打敗逃亡到屋拉力部落的。
然而,為求發展,有的遷徙到馬太林、呂福、宮前、樂合、東興部落、吳江、海端到德高,有的遷徙至豐濱、八桑安等地近幾年,年青人因為工作關係,亦遷居台北、桃園、台中等地,樂合和呂福大部份為屋拉力人。
屋拉力部落住在Pasadoyan ,散居在各自的耕地上,住家分散,有事情不方便聯絡,日本人管理不便,於是在民國二十三年間,強制族人遷來現址至今,此乃屋拉力部落之遷徙過程。
生產文旦的花蓮瑞穗鄉鶴岡村,又被稱為「好康村」,就是本教會的所在位置,位於瑞穗鄉東北部,早年以鶴岡紅茶揚名國際,但隨著紅茶從早期95%的出口,轉為95%的進口,紅茶產業也在鶴岡逐漸蕭條沒落。紅茶產業風光不再,鶴岡村茶農也在瑞穗鄉農會輔導下轉型栽種文旦生產,至今已有三十餘年,也形成今天瑞穗的大片文旦園。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