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紅茄社區

紅茄社區
(一)社區資源分析
1.人力資源
(1)族群結構:
源自漳州轉經學甲下溪洲之郭姓先祖,移居至此開墾漸成聚落,以致今之「紅茄萣」部落有70%皆是郭姓族人,另外異姓人士,大部份也是招贅而來,及姻親關係,所以都跟郭姓血緣密不可分,亦因此一親族情誼牽絆,故社區內有股異常堅強之向心力,此乃本社區最佳源動力。
(2)人口結構:
本社區現有居民計10鄰198戶人口數605人,男性351人、女性254人,65歲以上有84人(95年8月統計資料),平均每戶三人,實因經濟型態變遷,人口嚴重外流,以致兩老(阿公、阿嬤)帶一寶(孫子)、獨居老人,佔絕大多數。當年農村活躍熱鬧景象不再,逐漸凋零,因此我們決定靠自己的力量,讓地方作些改變,希望以最低資源,創造最大的效益。
2.文化資源
本社區目前保有最為完整之農閒民俗活動—「揹紅腳笭」,這項珍貴獨特的民俗活動,正是本計畫極力推廣、延續的重點,況且本社區內尚保有一位?腳笭製作師傅—郭三平先生,在郭師傅熱心公益的情懷下,我們正極力推廣、傳承紅腳笭製作技藝,以免這項民俗活動流失。
宗教信仰方面;社區居民大多信奉道教,本庄有慈明宮,主祀池府千歲,為全社區宗教信仰中心。另有天玉殿,主祀廣澤尊王,以及土地公廟與三元帥廟,及土地公廟前四個鎮煞用土崙。
3.自然資源
本社區地域早期為倒風內海區,後經沖積成陸地,以至於土地鹽分重,?沼生植物種類繁多,尤其紅色茄萣樹遍佈整個聚落,所以本地亦稱為「紅茄萣」。
現今每逢潮汐,社區排水溝尚有明顯水位落差,冬天來臨時還有大批候鳥駐足本地過冬。
因八掌溪經常改道,先是本聚落傍水而居,但河道每逢氾濫便往北移,以至於河床所沖積的泥沙,卻成為西瓜生長的好地方,所以造就本社區盛產西瓜。
4.生產資源
居民世代以務農為主,主要農產品有西瓜、蒜頭、玉米、蕃茄、雜糧等。
亦有居民從事魚塭養殖,主要養殖虱目魚、吳郭魚(台灣雕)、蝦子、鰻魚、烏魚、草魚等。
民國61年農委會在社區北邊設有農牧專業養豬區。這原本是社區人民的經濟命脈,但歷經口蹄疫後,繼續經營者僅剩十多戶,以致於造成很多閒置豬舍。
5.景觀資源
(1)本社區的住屋以閩南式紅 瓦厝為主,其比率佔全村之 60%。
(2)社區內三元帥廟旁有一株樹齡高達二百多年的土沉香樹,經林務局勘查後,指示有復育、監測價值。
(3)社區活動中心前有四個土崙,為 早期先人在社區不平安時設置,做為壓煞之用。
(4)社區內尚有37戶?腳寮遍佈整個村落,而且個個造型皆不同,這是本社區最獨特的景觀。

〈二〉組織概況:
民國84年6月8日,在熱心人士參與下,成立台南縣學甲鎮
紅茄社區發展協會,歷經兩屆理事會及本屆理事會經營,
今內部組織有長壽俱樂部、媽媽教室、長青槌球隊、社區
守望相助巡守隊、紅腳笭俱樂部、環保義工隊。以及92年
設立紅茄里關懷中心,社區內尚有慈明宮管理委員會、天
玉殿管理委員會、紅茄里農牧區管理委員會。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