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花蓮縣生態文化休閒創意產業永續發展協會

花蓮縣生態文化休閒創意產業永續發展協會
由康培德所著《殖民接觸與帝國邊陲—花蓮地區原住民十七至十九世紀的歷史變遷》一文中有提到西元十七世紀的西班牙人及荷蘭人所留下來的文字資料,有紀錄吉安鄉原住民居住歷史的文獻。根據其研究發現,可以確定的是在此時期居住在花蓮一帶的原住民,除了現今所熟知的Sakiraya、Cikasuan等大聚落外,還出現有一個當時應是相當重要的部落Talleruma;此一稱呼推測就是現存在吉安鄉的Natawran(荳蘭社)、Pukpuk(薄薄社)及Lidaw(里漏社)三部落的合稱。另外,在1630年後期及1642年的荷蘭文獻中也見到Linauw或Linau的記載,可能就是現今的Lidaw 。這個時代的文獻所提到的部落中除了Sakiraya之外,其餘的Cikasuan(七腳川)、Natawran、Pukpuk及Lidaw等四個部落都在現今的吉安鄉境內。
在十八世紀的清朝文獻中,這四個部落的名稱也都先後出現過。Cikasuan寫為「直腳宣」、「竹腳宣」;Pukpuk為「薄薄」;Natawran寫為「兜蘭」、「多難」、「豆蘭」;還有較晚出現在漢人文獻上的「李劉」應為Lidaw(吉安鄉公所 2002:104)。雖有學者咸認為里漏的原住民是近二百年前才遷居於此地。不過,從上述所引康培德及中村孝志的研究發現,Lidaw一詞卻早在十七世紀就已出現在西方的文獻中了。
目前分佈在吉安鄉一帶的阿美族人,其組成份子仍是以四個傳統部落的族人為主。不過,由於七腳川社於日據初期曾發生「七腳川事件」,故使得Cikasuan部落原有的傳統領域幾乎在原居地完全地消失不見。而目前Natawran、Pukpuk及Lidaw三部落仍然居住在其原居地,而本鄉的原住民族人口則多以其為主幹。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