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社團法人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

社團法人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
光復新村是台灣第一座依據19世紀英國建築師霍華德「花園城市-City Garden」前衛信念,規畫而成的社區。所謂「花園城市」是建設一種將城市便利生活的優點以及鄉村美好居家環境,和諧地結合起來的宜居城市。在本會團隊與霧峰友好團體共同努力下,2012年已經登錄為臺中市第一個文化景觀,保存範圍全區共計19.04公頃。

回顧以往,自2000年以來,推動臺灣省建設發展的臺中縣霧峰鄉光復新村,同樣和眷村背負當年大時代使命,沒有保存文化法令為屏障,卻因國有土地的宿命,如今在”先騰空後標售”的政策下,等待未知的命運。

五十多年前,光復新村「花園城市」系統性建設的進步設計理念,不僅在當時即使現在都可說是獨步全台。包括自來水系統、雨水、污水下水道系統、配電、房舍配置、層級道路、交通系統、市場、學校、停車場、淨水廠等,無一不具有裡想居家環境的各項機能。而在打造社區同時即栽植的路樹,歷經五十多年寒暑,更是株株高大健壯、綠茵繁茂,形成令人贊嘆的漂亮綠色廊道。

所幸”生命自有出路”,在既定政策下瀕臨改變與消失邊緣的光復新村,雖然居民已搬遷,家家庭院無人打理照顧,不僅雜草蔓生,房舍更只有断垣殘壁可形容。不過也因其等待未知命運的發生,光復新村猶如台北市的大安森林公園,已成為大台中及鄰近地區,包括草屯、南投及彰化等地居民,遠離塵囂的清靜之地。

每天,尤其是假日從早到晚都有遊客前來,除了通往霧峰高爾夫球場的主幹道中正路,車流不停之外,村內九成以上地方,只有蟲鳴鳥叫,聽不到惱人喧囂的車聲,遊客可以輕鬆放心的漫步在綠樹成蔭的街道;許多喜愛攝影的同好,或隻身或結伴,隨意在各角落取景,用影像記錄這個已無居民,但依然生氣盎然的空城。時髦打扮的年輕人,也三五成群以誇張的動做,在一棟棟越來越傾頹的老屋前,留下青春歡笑的身影;而單車騎士則享有不需閃躲汽、機車,在村內四處快意騎乘。

這些溫馨景象是光復新村的寫照。似乎只要在光復新村,每個人都不由的輕鬆起來。“既擁有現代生活,又置身田園風光”的現代城市與現代農村和諧相融、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新型城鄉,是當年霍華德提出建設”花園城市”的理念。

光復新村除了為台灣第一個”花園城市”新市鎮的事實,以及其為省府疏遷中部等歷史意義之外,每個人在這兒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舒服角落,而保留光復新村並再利用的另一最大價值,就是這種庶民的平常心願-有個可以安心放心、輕鬆自在、走走看看甚而能長期居住的綠活社區環境或長照中心。

為了推動光復新村的保留及再利用,光復新村的第二代居民及認同相同理念的民眾共同籌組「臺灣花園城市發展協會」。希望光復新村的轉型與保存,可以在霧峰豐富而多層次的文化資產區域整合下,提出新的思考。

我們相信”花園城市”,是一種現代聚落文化的具體展現,是擁有被切割的城市單一個體,難以匹敵的共同生活記憶。因為一個適宜人居的社區是多功能的、多元化的、有自己特色的,是鄰里互相孰識的,是擁有美麗環境的,是民眾不需移居鄉野就可享有綠色生活的自然社區,是可以安享老年生活友善熟悉的社區。

為了霧峰光復新村保存運動之組織轉型與擴大發展,推廣台灣在興建省府新市鎮時期創造的優質空間與歷史元素,使之成為台灣城鄉發展的重要資產與空間典範,以達到活化再利用永續發展目的,因而擬共同發起本協會之成立。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