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趙家窯工藝坊

趙家窯工藝坊

【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大雅鄉聚集相當多藝術創作者及文史工作者到此地定居,如陶藝家趙勝傑、趙勝湧、趙崇源三兄弟、張永昇、畫家丁鴻銘、丁金松、金屬雕塑家蔣玉郎、生態-研究專家林榮宗、百年製造線香的「朱慶春香行」傳人朱篤?,以及於大雅鄉國際花市內的台灣民俗文物工作者廖繼俊、龍士騰、陳廣隆、趙慶文、詹文杰等人。大雅鄉的文化活動,源自於一群熱心鄉土文化的各階層人士,所匯集而產生的文化力量,其中以大雅鄉這幾年社區推動地方特色文化,首選為小麥產業,舉辦社區活動時動員起來活力十足,地方人士參與眾多,小麥文化引發的社區凝聚力正是大家為了地方共同的發展方向,現在這個方向就是以結合地方各專業團隊成為「文化」、「產業」、「社區」、「愛心」多重價值的資源把大雅一起創造地方活絡的契機。

 

在大雅鄉,小麥文化對地方工藝而言是具有高度開發之價值,社區工藝發展七年來,從發掘文化特色的識別及營造社區對文化共識的凝聚力,將這台灣唯一小麥產地的美景特色以創意巧思融入陶瓷工藝,使社區工藝開拓出具地方文化元素,兼顧實用、展示、教育、藝術的功能,又衍伸成為文化產業、培訓大雅社區工藝人材,生產創意加值的藝術工藝禮品。

 

大雅社區的在地特色小麥具有全台唯一代表性可區隔,趙家窯用在地的紅土調麥桿灰在今年用現代元素創作出(把麥)茶組。創作的故事是從三五好友一同聊天喝茶開始,因為在喝茶時多半會講到現今時世的總總,也會提出一些意見及看法,好像中醫在問診時用手把脈找出病患的病因,而對症下藥就是創作把麥的背景。未來將尋找異業結合開創新文化工藝、研究開發多媒材結合陶瓷工藝技術、將特色伴手禮行銷國內及國際市場。

 

【麥浪窯燒】

 

實在不容易想像每年三、四月,在離台中市沒多遠的地方,可以看見大片金黃色麥田隨風搖曳的景色。有著「台灣的麥鄉」之稱的大雅鄉,即便佔了台灣九成以上的小麥產量,大雅對我們來說,依然像面對小麥一般熟悉而陌生,更別提休閒觀光產業了。然而怎麼也料想不到,麥鄉的特色文化,卻因為「陶」而有了變化。位於大雅的工藝之家- 「趙家窯」,將清泉崗的紅土與小麥灰融入創作,作品呈現麥稈特有溫潤、溫暖色澤的器皿常常令人忍不住要多看一眼,而飽滿的麥穗圖像更讓人不自盡的想繼續追問下去:「為什麼會是小麥?」小麥之鄉的形象也跟著悄悄的傳播出來。

 

趙家窯,創立於 1988年3月,現在由趙勝傑、趙勝湧和趙崇源三兄弟共同經營,但是在分工上卻是一點也不馬虎。大哥,趙勝傑在經營管理、行銷、設計與創意的發展 ; 二弟,趙勝湧,則擔任廠務、物流與品管等技術上的管理 ; 三弟,則是以藝術創作與手塑創作為主。

 

在商品銷售方面,設計出的新式茶具,趙家窯也都會利用百貨公司與全省陶器茶具分店的通路來作銷售,成果頗受肯定。趙家兄弟同時也在中部地區的各個美術館舉行個展,也都致力將創作融入生活之中。

 

產品創新與令人感到會心一笑的創意,是趙家窯本身不斷成長的關鍵。不論是「窯烤地瓜」、「桐花擂砵」的文化體驗活動或是討喜的生肖風鈴系列、著名的飛天壺等產品的創新,趙家三兄弟總是會成為目光的焦點。飄香壺的設計,打破了傳統對茶壺的想像,茶壺再加入滾水泡茶的時候,茶香會隨水蒸氣由壺壁飄出,茶壺的顏色也會隨時間而越便越深。讓泡茶等待的過程添加了視覺上的享受。

 

而新上市的「把麥( 脈) 」系列,趙勝傑再次發揮他的創意,結合父親木工的專業,將一般人眼中的廢木料加入到自己設計的陶器中。不但一反常態的不再使用小麥灰的色彩,以簡單的黑、白對比使茶具變得年輕、時尚;把手上的麥紋以及如飽滿麥穗的木製壺蓋,就是「把麥(脈)」一名的由來,但是它可不是空有其表的,它還肩負了手感、防滑與隔熱的巧思。

 

趙家窯最終的經營目標就是地方文化的深耕與傳承,但在趙家三兄弟的手中,什麼活動好像都不枯燥乏味,陶藝也不侷限在拉胚、彩繪而已。負責行銷與企畫的趙勝傑,將自己創作用來燒製自己無數獲獎作品的百萬陶窯,拿出來與民眾大玩「窯烤地瓜」。有著自己20年窯烤的功力與獎牌加持,再配上大雅的麥茶,一口氣將趙家窯、陶藝、地區特色文化全都推銷出去。

 

趙家窯一面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強與「小麥」的在地連結,一面聯合大雅鄉在地文化人士推行大雅的「小麥」文化,促成越來越熱鬧的小麥文化節。在推出「麥出雅器──茶華宴」餐具系列時,也利用小麥灰創造出獨特的釉色,藉以連結「麥」與「陶」創作的風雅。另一方面,開辦「麥出雅器」手工藝培訓班,則帶領更多人走入陶藝世界,結合陶藝與地方特產打造台灣特色窯燒。而他也不放過學員成果展示的機會,與當地風尚人文咖啡合作展出,讓窯燒與小麥意象走入生活的空間裡。

 

窯場不算小的空間,規劃出作品展覽室、體驗陶藝教室、燒窯區還有品茗區,體驗陶藝教室除了可以充份讓民眾體驗工藝、也提供學校學童戶外參觀學習的機會,並同時開發可量化生產的模具,推出工藝教育課程,培育學員和社區待業民眾一同加入生產行列。另外,與惠明學校身心障礙學生一同創作的工藝立體地圖,也成為大雅鄉的新地標。而在麥田間飄揚的五公尺長的巨大布飾魚旗,是金佶布業老板陳俊良結合小麥趕鳥的文化特色而開發的產品。趙勝傑更開心的表示,老闆還計畫開發出「櫻花鉤吻鮭」等台灣魚種的魚旗布飾。

 

當然趙勝傑也沒忽略網路世代這一塊重要的族群。正在推行中的「社區圓夢計畫」,透過部落格的連結,創造網路上的小麥、大雅與趙家窯作品的曝光量。種子學員撰寫的部落格文章、活動照片加上親手作的紀念品,都是最佳的口碑行銷,除了帶來不少遊客之外,更重要的他也連結了不同的文化工作者與理念相同的伙伴。趙家三兄弟齊力合作,合力為家鄉打造新文化形象的努力已經漸漸的在各個角落看到成效。今年的十一月二十一日,大家攜手播下今年第三季收成的小麥種子,並與民眾邀約一同在明年的三月一起回到大雅、趙家窯一起看金色的麥浪,一起看茁壯成熟的小麥文化。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