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台客藍工坊

台客藍工坊

坪林鄉文山包種茶舉世聞名,近年來已成為坪林鄉最重要的經濟來源,目前鄉民百分之八十以上為茶農,茶園面積近千公頃,全年收益約五億元。當地茶園景觀秀麗,自然生態豐富優美,坪林鄉的歷史、文化、人文及自然景觀,可說全都與茶葉發展有關,有非常好的環境發展條件,只是當地很少工藝發展,幾乎都以茶業為主。

 

茶與陶是天然的結合,與茶業搭配最好的工藝品就是陶製茶具。但目前在坪林地區並沒有陶藝工坊,茶業商家雖也有兼賣茶具,但幾乎都是中國大陸產製的廉價、通俗款式陶瓷茶具。坪林缺乏有在地特色的工藝產品,十分可惜。若當地能發展陶藝產業,讓文化創意美學替茶業文化加值,再加上自然觀光資源,加乘效果可期。

 

陶藝工作者蕭立應和台客藍工坊的工作伙伴們,希望在茶鄉坪林建立第一個微型陶藝工坊,為社區產業注入新活水。目前工作團隊已在坪林鄉鯉魚崛覓得工坊場址,除設置展售空間提供參觀、展覽、販售外,亦設置微型工廠,提供體驗、教學、生產製作等。

 

工坊目前正積極結合在地資源,加強與周邊產業的跨界合作,並且引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創新育成資源,強化技術和創意設計能力交流,發展茶業與陶藝產業相結合的加乘產值。希望透過陶藝推廣與在地連結,在以茶聞名的坪林茶產業聚落提倡工藝美學,帶動「茶與陶」結合的產品及服務產業,達到「茶鄉」與「陶器」的社區和工藝產業結合,讓坪林洋溢著「茶香」和「陶氣」。

 

除了振興社區產業,提供就業機會之外,也希望把坪林鄉在地的文化特色,藉由工藝設計加值開發出來,開發設計具坪林地方特色的陶工藝品,成為觀光伴手禮。讓坪林不只是產茶之鄉,更是自然與生活工藝美學的代表景點。

 

【蕭立應台客藍工坊創辦人

 

台灣陶藝市場近年有一個快速崛起的新品牌,短短幾年內,許多百貨公司、文創產業通路都可以看到台客藍的身影。不管從它的材質、造型或名字,都可以感受到渾身充滿台灣味卻又簡單、雅致的設計風格。他就是「台客藍-Hakka-blue」。

 

其實,不管台客藍或Hakka-blue,都令人有很多的聯想。台客藍官網上有一段這樣的說明,台客藍的名稱最初的構想來自台灣客家藍布衫,象徵簡約、素雅、實用的人文主義精神。在台灣眾多的陶藝工房中,這是很嚴肅的自我期許,那到底有誰能賦與一個陶藝品這樣充滿人文的思惟而不成為商標上的口號?

 

台客藍的主人蕭立應更酷了,他在個人網站上這樣介紹自己:具有特色之作品透過手創方式讓您具有獨一無二之價值!這位充滿自信與自我期許的年輕人,大學唸國立藝專美工科陶瓷組,研究所卻選了和陶藝八竿子打不上的中央大學哲學所,搞過學運並且和朋友創立第三社會黨,但是最終他對台灣土地的關心還是回到最初的陶藝創作路上。

 

蕭立應最初的陶藝路和許多陶藝工作者一樣,曾經三餐不繼,常靠朋友或家人接濟,後來一度因為現實考量,到工地打零工賺取生活費。就在幾乎要放棄陶藝創作時,當時的女朋友將客委會資助年輕人出國遊學的「築夢計畫」報名表寄給他,鼓勵他參加。最後他以客家食器專題的「客氣客器」企劃,從400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20多萬元的補助,前往日本進修陶藝。

 

在客作他鄉的日子,他看到陶藝在日本社會普遍存在,從日常飲食文化到家庭使用器皿的習慣,都和陶藝品有很深的關係,日本人家裡誰沒有一套接近收藏級的茶具或餐具呢?但這些質感很好的東西價格是可以被一般家庭接受,不是在藝廊裡的天價。聰敏的蕭立應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就看到自己往前走的方向,他要做一個深入現代家庭生活的陶藝工作者、一個美學經驗的工藝推廣者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陶藝家。

 

蕭立應總是不放過任何滋養自己的機會,不管是在市集與買家面對面的接觸或是在日本當駐村藝術家的日子裡,他總是不斷思考怎樣讓一個東西好看又好用。他相信,台灣已經不再是買東西「有」就好的時代,台灣社會已經進入可以支撐大部分人買一個「好東西」的時代了。

 

在陶藝市場與陶藝家之間,蕭立應不曾選擇,但做過調適,他決定不做金字塔頂端那個陶藝家,做的東西讓人看得到摸不到。他要做一個能做好東西的陶藝工作者,因為他相信量產也可以有好東西,關鍵是在量產的技術能不能維持品質的穩定,不是為了產能而削弱美感與質感。他認為陶瓷器本來就來自生活器物,絕不能脫離生活範疇,為了實踐生活工藝的理念,蕭立應決心走向品牌之路。

 

透過多媒材的應用,蕭立應的作品總是讓人眼睛一亮。他在作品間暗藏許多人熟悉的生活記憶,經過轉化和巧手捏造再經烈火燒煉,讓這些安靜遙遠的記憶成了蕭立應作品裡最吸引人的元素。即便一個不懂藝術元素的人,都很難不被他那簡單和優雅卻又充滿熟悉感的杯子茶壺吸引。

 

「為什麼日本人能,我們不能?」這個問題一直是蕭立應思索的重心,他在日本陶藝之森文化園區駐村的時間,他發現日本的陶藝產業能夠長久延續創新,除了陶藝工作者不斷精進與累積之外,陶藝與在地文化和社會脈動的緊密關係是重要的關鍵。尤其日本在陶藝推廣過程中都看得到社區居民參與。另一件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在日本陶藝展中看到許多年輕創作者出來擺攤,行銷陶藝品,他才發現,原來陶藝品也可以這樣推廣!這讓常常在天母市集擺攤的蕭立應頓時坦然許多。

 

「作品要放對地方,找對位置」,為了專心創作,他與昔日社運的伙伴成立工作室,一起打造台客藍品牌,「台客藍」誕生以來沒改變的精神和主軸一直是以客家人「儉樸」、「重文化」、「不過度裝飾」的傳統,做為產品開發的指標。蕭立應認為現在大多數人,尤其在都會地區工作、生活的人都是客作他鄉,蕭立應希望透過手作的陶藝,讓客作他鄉的人們都能認同客家人打拚拓展的毅力和精神,在艱困的環境裡優雅的展現自我的價值。他堅持相信Hakka-blue 是一個以文化論述為基礎的陶瓷工藝品牌。他的設計者將深厚的人文意涵置入在機能與美感中。蕭立應和他台客藍的伙伴,立志要讓所有人都能以平實的價格享受生活工藝帶來的溫潤手感與細緻深刻的生活感受。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