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蓮想美學創意有限公司

蓮想美學創意有限公司

盛夏,讓人想起這裡的蓮花飄香、荷葉田田;寒冬,讓人想起這裡的溫泉濘滑、水氣氤氳;白河,臺南的七大古鎮之一,地處嘉南平原東南隅玉枕山陲,荷據以前屬平埔番社,明鄭時期即有漢人初墾,境內關子嶺「水火同源」奇觀自古列名臺灣七景,近十多年來以美麗的蓮花節風靡全臺。承襲著蓮花與溫泉的美感和特質,一項別致的在地工藝──白河陶──孕育而生。

 

【在地元素孕育的白河陶】

 

「白河陶」由工藝家林文嶽先生所創,取白河的蓮蓬灰,加入玉枕山石灰石,用關子嶺的溫泉泥,混合這些在地元素調配成釉料,結合藝師筆墨手繪,經過高溫窯燒出爐,最後方才斐然成器。如此匠心獨運的白河陶,擁有一些賞玩者可以共同感受的特質,其一是溫潤柔靜的品器之美,其二為筆墨性情的手繪之美。白河陶以在地材質研發而成,其肌理溫潤含光,色澤柔白,如晨霧迷濛而微透,像月光升起於層層山巒,光明靜好,和而不耀,最適宜手繪創作,名之為「白河白」。成品的白河陶,件件是書畫手繪,融入傳統文人畫特有的筆墨,原創而不可複製,其手繪之美是一種感性的過程,毛筆提起線條舞動,蓮花自然生長開來。在地特有的白河白釉彩,搭配渾然天成的繪畫,兩者成就白河陶動人的靈氣丰采。研創白河陶的林文嶽早在2005年就與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結緣,他以工藝為核心執行白河蓮鄉的社區總體營造,一路走來推動蓮田認養、蓮花詩路、白河大專成年禮、蓮花敬師茶道、白河雅集曲水流觴,不僅打造社區的美學空間,也形成在地的人文傳統,充份展現出藝術與土地結合的文化創意。另一方面,也因為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促成,林文嶽開始投入白河陶的研發,從起初的「白河白」到近來完成的「關嶺青」,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累積,白河陶已然成果豐碩,曾以「南瀛嫁妝禮」獲選為臺灣十大經典窯燒。

 

【集工藝與人文畫於一身】

 

2012年林文嶽主持的蓮想美學創意有限公司再度參加「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提出「白河的白‧蓮‧工藝設計──以白河地域特色的工藝發展計畫」,引進多元工藝與材質共同研發新產品,進一步開拓白河陶發展的空間。白河陶的研發方向,謹守「生活陶」的初心,秉持「藝術的想像力與工藝邏輯密不可分,工藝邏輯與生活也密不可分」的理念,發想設計出藝術、工藝和生活三者合一的好作品。研發計畫整合陶工、金工、竹工、染織工藝人才,經過設計發想、工作討論會、原型製作與開模、修坯、素燒、彩繪、釉燒、成品修整的過程之後,成果以「水漾‧好荷──幸福傳家寶」系列產品呈現。「水漾‧好荷」的構想同樣源自濃厚的在地情感,以及工藝提供人間溫暖的願望,林文嶽寫道:「白河因白水溪而命名,因蓮花而聞名,這裡的溪水流經山谷在巨岩間?激,在卵石上停歇,沈澱石灰質地的霧白折射斜傾的陽光,白色、白出溫潤含光,時有一陣青蔭遮掩是山樹與晴空照映下的用心,浮泛水漾的青。因此白河的白與關嶺青就成為白河工藝的容顏。」白河白,來自蓮蓬灰飽含鈣質成份的濁化透光性質。關嶺青,來自溫泉濁泥還原鐵質燒成的青。兩色皆溫潤自然不刻意的好在造型上過去的作品是民俗造型質樸厚實著重機能的思考「水漾好荷」的造型同樣質樸厚實但是著重在美感思考吻合美學進入生活的現代思維在畫的方面承襲宋代文人畫的傳統用單純的筆墨表現心性自明的學問讓筆墨的東方視覺語言在白河陶的界面盡情再現風華

 

【器型取法自然水之波漾】

 

「水漾好荷」如果是想出來的就有方法然後就會被方法綁住也就不自然了「學習」容易陷入範例模仿「研究」容易受到方法局限「創造」不被自法所困源於自然之心才是根本大法所以這套器物就像由水漾生出器用一般地自然將藝術想像工藝邏輯和生活運用合而同一使我們得以見到隱藏在表面形態下的絕妙感動

 

因為「水漾好荷」是一組套的作品必需有整體感不是拼湊出來的物件而是一起生長出來的創新作品設計思維運用兩項視覺元素使它們有同一感其一即器型外表曲面共同由水之波漾曲度決定其二是器型之緣造型的曲面由「邊緣」終止或轉向而消失成邊緣效果然後又啟動另一個虛的空間當上述的「波」與「緣」得以統一在工藝技術的表現時即能得到單純自然創新的感覺

 

這套「水漾好荷──幸福傳家寶」系列產品器皿共計57件組大盤1個大荷碗1個中碗2個中盤2個小盤6個小碗6個方湯碗6個杯6個碟6個壼1個茶杯6個酒器2個酒杯6個箸枕6個外加一個木製典藏櫃共計58件

 

本次計畫共完成產品開發50組件工藝體驗2845人次人才培訓2人就業人數2人估計產值700萬元並在臺南增加一處策展行銷平臺成果發表會於2012年11月3日在臺南市吳園辦理會中並舉行蓮花茶席白河陶的身影在荷染布的襯托下丰姿綽約地呈現在大眾面前獲得媒體的報導與讚賞

 

【整合人才踏實務本扎根】

 

計畫主持人林文嶽表示,本次計畫施作以來遇到幾項新的課題,因為整合陶工藝、金工藝、竹工藝、染織工藝和茶人,具體結合成為工作團隊,有利於後續深度與廣度的發展,但是不同面向人才的溝通協調,超乎計畫主持人一貫的能力,耗費團隊相當的時間精力。慶幸的是最終成果相當圓滿,即使發表會倉促推出,但反應良好,確實收到「行銷在生產之前」的工藝推展效果。顯現在地材質應用已逐漸成熟,可以持續追求產品產製穩定度,並強化美的特質,為走出白河積極整備。經由本計畫的實作經驗,白河工藝的策略設計逐漸明朗篤定,其明顯的途徑依序為:首先是地方特色的發現,然後進行工藝發酵,最終達到品牌確立和行銷。而推動工藝產業的關鍵,由核心到普及必須具備創造力、設計力、工藝實作、行銷力、生活力等不同層次的實力。儒者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未來執行團隊將回歸基本,充實工坊人才聚合,規劃流暢的工藝程序,為蓮想工藝專區的願景奠定基石,同時不改推廣工藝的初心,因為工藝不只是經濟產值的問題,它可以讓人與自然連結,人與人連結,並在心靈的層次上享受生命,確乎如此,工藝被重視並推展真正的涵義是社會有了深化的人性品質。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