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如果你有幸走進春日鄉力里部落Maljeveq五年祭會場,除了難得一見的竹竿刺球儀式,迎目而來排灣族男女的盛裝,肯定會讓你眼睛一亮。排灣族的服飾圖案豐富、色澤鮮明,在台灣原住民族中堪稱最為華麗典雅。這些服飾近年多以刺繡手法表現,但是早期傳統夾織之美更令人驚嘆,可惜織法已經失傳了。雖然如此,在vuvu(老祖母)編麻引頌的歌謠裡,還留存著把美麗紋樣進布裡的種種懷想,現在,一群排灣族婦女正努力讓記憶中的織紋復活過來。

 

【不可思議的美麗織紋】

 

力里部落展開復興傳統織布的契機,因緣竟然起於一場駭人的天災。民國九十八年狂烈的莫拉克颱風重創春日鄉,排灣族人不僅家園??損,連世代收藏的文也飽受摧殘。為了檢視文物受損情況,春日鄉在豐年祭前夕舉辦傳統文物特展,邀請族人把家中珍藏拿出來展覽。有幾戶族人展示數塊代代相傳的織品,歷史超過一百五十年,雖然外觀老舊, 但是織法之細膩繁複,令擅長編織的部落耆老也自嘆弗如。古老織品呈現的紋樣十分複雜,顯示當時技法的精湛,觀者誇張形容「簡直是外星人來織的」,其難度可見一斑。可是排灣族先人這等高度智慧的技巧,現在卻已經泯滅失傳,看在後代子孫眼中真是情何以堪。負責舉辦文物展、春日鄉公所社會課長翁玉華,後來將這些織品的照片拿給教授排灣織布的簡玲亮和馮瓊珠老師鑑定。她們兩人曾經遠赴日本學習織布技法,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編織工藝師,看到這樣的織紋也深覺不可思議。在三人的讚嘆稱頌後,幾經低迴沈思,不禁興起重建這些古老編織技法的念頭。對於部落有志之士的心願,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有如及時雨,提供了機會和奧援。由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提出的「排灣織布之風華重現」研習計畫,入選社區工藝扶植計畫,在九十九年以力里部落為據點,招募排灣族青壯婦女,開始傳習織布技法,從基礎教起,培養部落織布人才。

 

【一步步追尋先人腳印】

 

力里社區(dralekdrk部落)屬於排灣族群最尾端,也是中、南排灣群交叉多元文化匯聚的老部落,人口最多時期僅次於古樓部落。因為時代變遷,族人生活改變,沿著浸水營古道東西遷移,現有人口約五百三十人左右。周邊歸崇部落(kalevuwan)也是力里的分支。春日鄉北區力里、歸崇、七佳都屬於中排灣族群,總人數約二千三百人左右,占全鄉人數三分之二。「排灣織布之風華重現」研習計畫,設計一百零五個小時的課程,除了一小部分原住民工藝文化及社區營造理論之外,主要由簡玲亮、馮瓊珠兩位老師,教導學員從最根本的織物密度與紗線計算等基礎開始,一步一步在示範與實作中,逐漸學習排灣族特殊的織布紋樣,包括三角方形髮狀紋、百步蛇圖紋、人頭圖紋等等。這期培訓的主要目標是「重現vuvu的傳統織紋」,這些織紋都有其傳統意義和專屬的用法。以古老織品上的人頭紋(parucaucau)為例,它是排灣貴族專屬織物的織做紋樣,技法已經消失約一百五十年以上。人頭紋的變化, 則是除了臉譜之外,中間再織入稱為parukarutailj的部落領袖專用木杯紋樣。傳統織紋還有髮狀紋、蛇紋( p a l a q a t j u v u 、脊髓紋(parusange)、獵人紋(也稱齒紋paruwaljis)、蜈蚣紋(paruljaljiga)和三角紋(palaluljap)等等。

 

【初窺堂奧的滿足笑容】

 

除了課程的進行之外,也進行田野調查。首先訪問部落的靈媒,請她傳述織布以及在生活祭典的用途和禁忌。同時也探訪懂得傳統織布的耆老,希望從她們口中得到更多排灣織布的資料,可惜她們只能傳授平織和斜紋織。古老織品上的夾織繡是前一代族人的織法,由於技巧複雜,加上日治時期禁止傳統服飾,使得這種織法已經失傳很久了。另外,社區發展協會也結合專家調查傳統織布原料,先上山採集材料,邀請部落耆老確認,並記錄其族語名稱和用途。調查到的主要織布原料,包括纖維植物苧麻、山芙蓉;染料植物薑黃(cacas)、黃梔子(tjava)等。在長達一百多個小時的課程之後,結訓是學員和老師既期待又忐忑的時刻,因為一切成績將呈現在族人面前接受檢驗。結訓典禮和成果展示活動,特別邀請春日鄉公所與部落領袖參與,由他們頒授學員結訓證書。這一期報名的學員有十四人,實際達到研習時數共十人,有四人因上課時數未達三分之二,所以不發予結訓證書。典禮現場也展出這一期培訓課程織做的成品,琳琅滿目的布匹舖陳在會場上,成為最搶眼的焦點。這些織布還與背包、提袋等用品結合呈現,賦予它們醒目豐盈的原住民文化特色。而當學員把自己織成、擁有美麗紋樣和色彩的布披在身上展示時,臉上也不禁洋溢出滿足的笑容。

 

【看見排灣織品的希望】

 

由於排灣族夾織技法失傳太久,複雜的織紋已經無人可以傳授,所以這期培訓計畫注重在學員技術的傳承,尚未有能力設計開發新產品。不過老師也讓學員嘗試將完成的織片與異材質用品搭配呈現,即使只是如此,充滿排灣族文化風格的產品,已經具體而微地顯現出來,也預示了排灣族織品未來發展的希望。

 

夾織繡布與琉璃珠、番刀,並稱為排灣族「三寶」,不僅是珍貴的工藝品,更有深刻文化意涵。在傳統生命祭禮中,有兩種場合可以看到織物的使用, 一是部落領袖mamazangitjan嫁娶的儀式,其次就是喪禮(送葬後的孝服),可見排灣族人對織物的重視。由於現存古老夾織繡布是以羊毛與麻線雜織,而以前台灣並沒有生產羊毛,所以應可追溯到荷蘭人統治台灣時期,當時族人以物易物換來的,據此推斷,夾織繡技法應該很早就發展出來。後來因為織布困難,改以貨物換取布料,夾織繡技法才漸漸式微。不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仍有排灣族人以平織和斜紋織做衣服,只是織紋簡單許多。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禁止穿戴原住民傳統服飾,之後外來宗教傳入造成傳統儀式沒落,也促使織布技術更快消失。力里部落由於外來宗教進入較晚,仍然保留部分傳統祭儀文化及文物,使得大家仍有機會目睹先人織繡的高超技術。

 

【讓傳承使命持續下去】

 

在傳統排灣族生活中,織布有如與祖靈對話,織紋則彰顯對祖靈的尊敬,織物具有重要意義。重視社會階級的排灣族人,即以織繡紋樣和色彩來彰顯不同的地位,其中人頭紋即是貴族最具代表性的圖案。從口述得知人頭紋是力里部落所織成的,而在跨鄉參訪中,在來義鄉古樓村、泰武鄉武潭村,即使九十多歲的耆老也無人知道部落有人會織人頭紋,可見人頭紋織法並非常見。在這次培訓中,學員克服困難努力學習,雖然完成的織品與原始織物精緻度尚有一段距離,但已令族人為之驚喜, 見到古老織紋得以重現,依稀找回祖先的榮耀。在追求探索一百五十年前排灣族人的高度技藝時,學員深深體驗到技術的增進和品德的修練是並存的。雖然資源與時間有限,尚有許多傳統織法不能在短期間內傳承,卻也因此更需要族人的合心齊力,同時希望政府和社會挹注更多資源,讓重現排灣織布風華的歷史使命能夠持續下去。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