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屏東縣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

屏東縣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
【生活陶藝著重手作體驗】

 

在陶藝發展的策略上,強調運用肌理紋路及印紋圖案表現在地元素,呈現地方陶瓷工藝風貌,並與環境教育及觀光產業結合,發展文化體驗活動。這次研發的特色產品有葉形盤、手捏杯和陶板吊飾花器。葉形盤是適合遊客玩「葉拓」的DIY體驗陶藝商品,遊客在參訪後可以將寶來的印記帶回家,未來工坊發展窯烤麵包等輕食產品時,葉形盤也是理想的盛裝容器。手捏杯是學員接觸陶的起點,包含基礎手捏陶技巧,也適合與?子包結合,輕巧易攜帶,具有實用性。陶板吊飾花器則是專為「藝術陶門」所設計,製作方式粗獷而不粗糙,其中藏有許多小細節,必須裝飾得恰到好處,才能免於單調或雜亂。花器土板黏接處利用土團蓋印加強黏接,兩側戳洞,吊掛時可以綁線固定,上方留下吊掛用的孔洞,底部的穿孔則利於植栽排水。這些特色產品除了運用在空間布置,並且於2012年11月17日在「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舉行成果發表會,向大眾展現一年來社區工藝發展的美好收穫。發表會同時也設計印製成果展明信片藉以宣傳新完成的景觀意象和工藝成品。在年度當中,工坊也參與高雄市的微風市集展售植物染和陶藝產品,還在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遊客中心展示一個月,天空染布和貼飾馬克杯都曾接獲訂單。除此之外,「檨仔腳文化共享空間」也舉辦DIY體驗活動,接待過寶來幼稚園、新威國小、荖濃國小、樹德科技大學、微風市集志業協會和楠梓社福中心親子等團體,讓他體驗植物染和葉拓陶盤的樂趣。社區回饋活動則邀請年長居民來到文化共享空間,在學員協助下,長輩們綁染自己專屬的提袋,玩得不亦樂乎,每次來參加活動都把自己用福木染的黃色提袋隨身帶著。

 

【營造成寶來觀光工藝村】

 

隨著研習計畫的結束,雖然學員初期的技藝未臻成熟,略顯青澀,尚需長時間的練習和累積經驗,但是對社區婦女而言,這是學習第二專長的難得機會,透過學習、製作已然建立起自信心。後續將著重在技術的提高,也希望將學員帶到外面拓展視野,見識其他社區發展的特色工藝,進而激發創意,培養美感。

 

透過扶植計畫的挹注和協助,六龜寶來重建協會期望陶藝和植物染能落實成為社區的特色工藝,未來開發的產品能夠與在地生活和產業結合,開創出多角化經營的新產業,營造社區成為深度文化定位的寶來溫泉觀光工藝村。當大眾被「海角七號」電影中的琉璃珠所吸引,進而探索其美麗紋樣背後的意涵,排灣族的文化與傳說已然不藉言語傳播開來。原住民族的手工藝無形中記錄著部落的起源、習俗、制度、神話與信仰,匠師融入對傳統的詮釋與祖靈的對話,成為代表族群特色的標記,傳承著傳統的技藝與文化。排灣三寶中,琉璃珠是深具神秘色彩的寶物,經由新一代工匠的巧思,搭配金銀細工裝飾,展現出新穎璀璨的丰采。

 

【琉璃工藝傳奇的三地門】

 

位於屏東縣的三地門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屬於排灣族,其餘是由霧臺遷居過來的魯凱族人,鄉境原住民部落文化色彩鮮明。在當地,原住民傳統體制仍然受到尊重,頭目制度的風俗保有影響力,祖靈的信仰、各種圖騰及神話,依然留存於日常生活中,展現在祭典活動和工藝製作,所以才能孕育出三地門鄉鼎盛的琉璃珠工藝傳奇。1997年起,政府大力支持部落工藝,社團相繼成立,三地門鄉的藝術工作者於2006年組成「社團法人屏東縣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以企業經營方式推動部落文化和產業發展,並發展出「原藝采集」的共同品牌。有鑑於當地近年來受到風災肆虐,交通和產業遭遇重創,農業無法支撐家庭經濟,導致青壯人口外流,部落文化也因為遷村可能面臨瓦解危機,文化和傳統的保存成為當務之急。地磨兒文化產業藝術協會乃致力於傳統社階的記錄、工藝種子師資的培育和社區工作小組的建立,讓部落文化不會因地點的改變而消失,反而是累積能量重新發芽茁壯。地磨兒部落所在的三地村,是以琉璃文化藝術村為經營的主題,並且希望能以聯盟方式,協助德文、達來部落共同整合產業、改善環境,達到三贏的成果。「原藝采集」品牌的建立,也為其他部落提供整合的平臺,共同努力成為南臺灣原住民風格商圈的旅遊休閒景點。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