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興中社區發展協會

興中社區發展協會

本安靜的農村變得活潑充滿生命力,街道上、民房牆頭有可愛生動的鐵雕動物在迎接旅客,不同於其他社區靜態平面的彩繪,這是嘉義民雄興中社區鐵雕藝術創作家賴銘傳的作品。興中社區內同樣面臨人口高齡化及年輕人口外移的情況,要如何吸引外地青年返鄉貢獻一己之力,是「興」藝術‧「中」於自我計畫的重點,藉由藝術創作及陳列,希望能活化社區農村產業,提高社區的能見度與就業機會。


 


廢鐵變身成小昆蟲生態教室


 


鐵雕藝術是把鐵製的廢棄物回收後再利用,透過創作家賴銘傳豐富的想像力,將回收場裡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鐵件變化各種組合,透過打造與創作,製作成農村時常出現的小昆蟲與動物,陳列在農閒時的田地裡、村莊街道上或是民房矮牆上,把整個社區打造成農村生態教育教室,讓來到社區的小朋友們以輕鬆、遊戲的角度認識這些可愛的小昆蟲、小動物,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培養對於農村生態的學習興趣,讓生態教育落實在生活當中,讓學習充滿樂趣。


 


人創作者為社區默默耕耘


 


賴銘傳原本是民雄興中社區一位做壓克力看板的師傅,因為喜歡畫畫,原本的志願是要辦一場畫展,無奈在沒有名氣及經費的情況下,這個願望一直沒有實現。一次偶然的機會,賴銘傳在資源回收場看見20幾個很新的鐵鍋,在愛物惜物的心情下將鐵鍋帶回,運用他獨到的藝術眼光,將鐵鍋切開,焊接上廢棄的椅腳,完成第一隻以回收鐵器製作的瓢蟲,從此開啟鐵雕創作之路。


 


自由發揮創作獨一無二的藝術作品


 


「興」藝術‧「中」於自我計畫的資源運用是以社區廢鐵回收開始,創作家賴銘傳沒有為社區學員制訂固定的主題,看到挑選出來的器具形狀像什麼,就朝那個方向去做,依循材料特質而去發展作品;學員從回收廢棄物中挑選適合製作的鐵件,經過裁切、焊接、磨邊後上底漆、面漆,最後進行拋光就完成獨一無二的創作品,農村生態中的生物們,經過賴銘傳的指導,學員將巧思化身成鐵雕工藝的主角。


 


造鐵雕藝術村的「家」創作工坊


 


興中社區利用社區內廢棄的鐵材,如:鍋具、茶壺、鏟子、湯匙等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材料,以鐵雕藝術創作出農村社區裡常出現的角色,如:瓢蟲、小鳥、貓、狗、老鼠及可愛的人偶…等。不同於以往的大型裝置藝術創作,興中社區以家即是創作工坊的概念,讓社區民眾將自身的生活融入鐵雕藝術創作,把作品轉換成生活中的藝術品,除一般社區中常見的中小型裝置作品,也有小品創作,可以是放在電視櫃上的擺設,拿在手上的鑰匙圈,或是掛在包包上的可愛飾品,讓鐵雕創作變得親民,並將作品陳列在社區活動中心,或是進行田園佈置展出,增添社區景觀價值,也提升民眾對社區的認同感,並帶動社區觀光,吸引社區的在地青年返鄉,共同將興中社區打造成一個鐵雕藝術社區,發展成為社區的特色產業。


 


雕藝術展成為觀光亮點


 


銘傳的鐵雕創作充滿童趣與對農村生活的熱愛,鐵雕作品不只美化興中社區,更提高社區的能見度,更成為觀光活動的新亮點,阿里山國家風景區文峰遊客中心為讓民眾認識傳統竹編藝術的美,結合賴銘傳的「嘉義鐵孩子-活環保鐵雕創作」展出,成功吸引許多遊客駐足拍照,讓鐵雕藝術成為興中社區最獨特的風景。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