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彭坤炎

彭坤炎

彭坤炎老師作品多次獲得日本漆藝大賞,堪稱國際級臺灣之光。其創作之作品結合現代雕塑思維,從無到有地塑造出不同形象的形體,發展出不依附其他物體而獨立的嶄新堆漆手法。


 
彭坤炎14歲就接觸漆器,那時是在「唐木家具店」內做生漆塗裝的工作,屬代工性質。後來因逢整體經濟環境大變動,國內材料無法繼續大量供應家具製作,需靠外來木材支應,製作工資也緩步上漲,在成本增加但是利潤卻愈來愈薄的情況下,國外客戶逐漸把訂單外移,臺灣漆工業盛世逐漸退卻。然而此時彭坤炎的日本朋友植村修,建議他正好可趁此機會轉入漆工藝創作領域,彭坤炎也認同危機就是轉機,於是開始研讀植村修從日本帶來的漆藝創作的書籍及工具,專心致志漆藝創作領域。如此的因緣經歷,再經過彭坤炎持續不懈地努力,才能躋身國際漆藝界,讓最重視漆藝的日本人甘願頒發漆藝大賞予他。 



他的堆漆作品乍看或許與常見漆藝沒什麼不同,事實上,彭坤炎的作品創新地採用他所研發的一種堆疊法。在創作過程中完全沒有使用木頭或布料等任何器物做為胎體,而是將漆調成濃稠狀,然後從底部開始堆疊,以每天僅數公分的進度慢慢的不斷地堆建累積。因此創作過程很長,必須等上次的漆乾了之後才可以進行下一次堆疊,表示一個胚體從無到有至少必須花費四個月的時間。而胚體完成後,還要再經過打磨、修正、塑型等工序處理,因此他的一件作品往往須耗費一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完成。他形容自己的創作過程:「堆出來的形狀,沒有具體,必須經過雕刀去刻,刻完之後,再經過色彩紋理的設計、砂紙的研磨等,最後再用生漆修飾才算完成,一件作品在手上來來回回耗費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然而漆的堆砌成形是無法快速的工序,天然漆需要在24℃∼28℃的環境才比較容易乾,濕度則需要保持在60%∼70%,如此的品質才會最好。而一件完美無瑕的漆器作品是必須經過等待。」



彭坤炎指出他所創新的這種堆疊法與日本人大不相同,日本人的堆疊是一層一層的上漆,他則是徹底地捨棄胚體,直接用漆堆疊成胚體。之所以會創新這種漆藝手法,彭坤炎說:「自己做才有原創性,可以隨自己心意去做自己想做的東西,也才完全地能夠自由發揮。」在此根基之下,他更鑽研不規則形態作為創作成品。讓作品在不規則只有一個支撐點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平衡。他獨創的堆漆藝術形質兼優,備受藝壇及社會重視,作品常獲邀至國外展出,2011年更以〈祥瑞之光〉作品獲得日本第19屆「漆之美展」農林水產省「林野廳長官賞」殊榮,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外國人。該展「漆之美展」,是日本漆工協會每年舉辦的全國性活動,而「林野廳長官賞」是繼農林水產大臣獎和文部科學大臣獎之後的第三項大獎。如此的獲獎肯定了彭坤炎在漆藝領域中,在形體選擇上捨棄漆器常用的日常器皿,純粹用漆做為藝術造型,除了突破了傳統漆藝技巧外,已經成功地將堆漆由「工藝」提升至「純藝術」的價值與地位。



前陣子的彭坤炎剛歷經過低潮期,他說是因為自己得了大賞之後,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想著外界必定用更高標準在看自己,所以作品必須要更好,為了求好反而更難以創作。所幸此時彭坤炎碰到一位工藝前輩,對他說:「低潮期是很多藝術家都會碰到的情況,當你創作到好像再也無法突破、對自己很不滿意時,代表你已經遇到瓶頸,這瓶頸也代表你的作品要昇華到另一個境界的時候了。」這言論驚醒了他,讓他又重新地找到創作漆藝的力量。



走出困境的彭坤炎,不僅埋頭創作,更加深自己以往的認定「藝術是需要互相學習的,好的藝術是值得效仿的」。因此近年來他積極推動舉辦了三場的「中日國際漆藝交流展」,希望藉著國際間漆藝彼此的交流讓漆藝顯著提升,也讓國內社會對漆藝能更多認識,更希望漆文化藝術可以融入教育,讓「漆」能被更多人喜愛,能走出更寬廣的未來。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51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類似設施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