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李明松

李明松
鄉間長輩常說:「庄腳倯,鄉巴佬眼中的臺北戇」,意思是鄉下人與都會人各有所知,各有所不知。鄉下人到都會成了「鄉巴佬」,都市人不懂農村事,在鄉下人眼中則成了「戇」。出生在雲林崙背鄉的博士陶藝家李明松,在國立藝專(臺藝大前身)求學時,因為對都會凡事好奇,又愛發問,被同學冠上「老土」封號,「老土」後來也成為他的生活哲學、創作素材。

 


淳樸的鄉下人不太奢望孩子成龍成鳳,只要不走歪路,父母就放心。小時候,李明松功課不算出色,繪畫成績卻是頂亮眼。國中時莊苑清老師啟發了他對藝術的興趣,高中的賈松珍和蔡國鎮兩位老師,更為李明松藝術之路打下了穩固的基底。「一般而言,孩子功課好,父母期許高;功課不佳,他們覺得不變壞就好。」見著李明松愛畫畫,父母心裡也生出「讀嘸冊就作工藝」的念頭。

 


沒想到,林明松同時考上文化大學美術系與國立藝專時,父母卻極力反對,「讀藝術甘賺有吃穿,沒出路啦!」甚至祭出不供給學費來施壓,「國立藝專的學費比文化便宜很多,考量到現實生活,後來我選擇藝專雕塑組,學費都是姊姊資助我」,李明松笑著說。

 


念藝專以前沒到過臺北的李明松,對於新生活與陶藝的驚奇,讓他充滿了許多問號,也勇於發問,在同儕眼中成了十足的鄉巴佬,於是給了「老土」的封號。他不以為忤,以老土自居,以老土為生活哲學,更以老土為工作室名號。「保有老土的心態,不懂的事就去問、去求知,那是對許多事保持新鮮感的一種人生態度」,他說。

 


藝專時期,劉鎮洲老師看到李明松的潛力,對他提攜有加。三年級時,獲知北市美展在徵件,他將作業拿去甄選,未料初試啼聲就一鳴驚人拿下首獎,獲得獎金五萬元,這次獲獎讓李明松又驚又喜,確定陶藝創作是一條可行之路。那時開始有畫廊向他邀展,也陸續有收藏家買作品,他在藝術界逐漸嶄露頭角。

 


畢業後,李明松即在臺北成立陶藝工作室,創作之餘並教授陶藝,1994年遷至臺中,因空間容不下作品,便於2001年返回故鄉崙背。當年反對念藝術的父親,還把荒棄多年的豬舍供給李明松蓋工作室。當時文建會恰巧徵選融入地方特色的「經典窯燒」,李明松以崙背乳牛為主題燒製的系列餐具,榮獲臺灣十大經典窯燒創作殊榮。

 


初始,李明松以純藝術創作為軸心,一段時日後,他認為陶藝應該走入生活,讓自己的生活起居過得更愜意。這個當年被視為不會唸書的小孩,為了讓自己的創作更上一層樓,於是又進入雲林科技大學念工業設計。「以前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去創作,念工業設計是以消費者為導向,給我另一種思考,對我的創作有很大的幫助。」

 


為了凸顯在地文化特色,李明松以崙背黑陶土作出實驗性的〈裸女〉,快速素燒無上釉,再加入報紙作還原燒,報紙與陶土的礦物元素凝集燻成亮灰銀色,因砂質過多而產生粗孔與龜裂,一道裂痕恰巧落在含羞低首的裸女胸口,大小不一的氣孔成為特殊的肌理。

 


崙背鄉有許多客家聚落,李明松以客家人擅竹編的生活意象創作出〈線刻旋紋茶組〉。他在尚未乾的陶土上以刀劃出如竹編的細條紋,茶罐蓋、壺蓋、茶海等則以青瓷顏色形成反差,竹編的古樸、青瓷的雅致,融合出品茗的情趣,好茶、好壺相映成趣。

 


〈方盤和小壺〉中,幾何線條的方盤在陶土高溫溶解時,與釉藥進行「交流」凝密的色度,加上高溫燒出的裂紋,恰似遠古龜殼上的象形,釉色與粗細有緻的陶土線條,交織出兼具現代與古雅之美感。「這種感覺有點像牛奶加咖啡,也是表現故鄉多元族群融合的一種方式。」李明松為作品下了另一個註解。他也在高溫材燒另一件茶壺的過程中加入蘇打,讓化學元素產生飛紅的效果,煙燻的黑加上赭紅和竹提樑,表現樸拙溫厚的氣韻。

 


2007年,李明松碩士畢業後,又進入北京清華大學修讀陶瓷系。他認為到學校充電可與學界和藝術界多交流,增加自己創作的面相。這個當年被認為不會唸書的小孩,最後竟然成為知名學府的博士,他的變化可謂如同陶瓷的窯變,不可測啊!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36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類似設施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