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林昭慶

林昭慶
臺灣的公共藝術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在「公共藝術設置辦法」不斷修正下,相關條例辦法愈趨完善,對於公共藝術的發展與管理機制,愈來愈傾向考量整體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多元面向,讓城市風貌更為優質。 


一個完善的文化環境強調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等的結合,從杯子到建築都可以感動人,才能讓人從小處起體驗生活美學。至於公共藝術,也不應是單一藝術形象,而應以多元化方向發展工藝美學,創作上,除了陶製材質之外,包括不鏽鋼、銅、琉璃、景觀雕塑及植栽等,都應能在生活工藝美學中佔有一席之地。 


然而靈感需要實際執行,而非空談,因此對於空間的靈活運用與美學,從事陶藝數十年、且執行過近百件公共藝術案的林昭慶自有一套看法:「藝術家的生活空間美學素養是可以培訓出來的,不是把藝術品買回家供奉不用;不管多貴、多珍貴,就是要拿來使用,這個觀念要很重要。」他認為,要營造多元性的空間,藝術家首先要有深刻的體驗,才能夠感動別人。

 


林昭慶繼而提出自己對近代工藝美學的觀點:「包含美術的概念,讓手作能力和美術能力結合;且近代工藝美學多元,有聲光效果、音樂表演,都是藝術。」多元媒材的創作是非常有趣的,但面對手工藝,林昭慶感嘆道:「以前所有的玩具都是親手作,但現今的孩子玩具都到賣場買,導致他們的觸覺發展太單薄,和以前的孩子相較,今日孩子們的創造力顯然差多了。」再加上電腦化的時代,大多數資料只要上網查即可,而信件又無法傳遞情感溫度,所以「現在的孩子或許已忘記筆在紙上磨擦的感動。感動不了自己,又如何能感動別人?」他搖頭說。 

 


林昭慶觀察,早年臺灣技職學校學生畢業後,就能馬上適應業界的工作環境,反觀今日:「手上有工夫的人並不好找,因為雖然會的人很多,但他們往往沒有專業的實行技術。」也因此,對於工藝美學,他的願景是「可以讓人去體驗『作』的動作,如此一來,就能讓人在更多體驗當中,充分感受觸覺的美感。觸覺可直接引導思維,經由感受,讓人直接做出反應。」工藝應以手作的經驗多加琢磨,以培訓養成更完善的工藝美感。此外,他也強調,東方文化脈絡明顯異於西方,最重要的是要記得設計的「根」在哪裡,並經由物件的延續,讓精神延伸於各地方。 

 


林昭慶回憶,陶藝的發展於1987年間達到高峰,順應經濟發展的奇蹟,許多工藝家也於此時嶄露頭角,但大多數的工藝家都傾向於等待機緣,較少自己開拓機會。1990年代末,經濟逐漸泡沫化,他開始沉澱思考,如何和大環境搏鬥。他慢慢了解到:「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當然有面臨失敗、困頓、迷惘的時候,但這些都沒有人可以幫忙,得想辦法找出適合自己的方式,才可能繼續往前行。」接下來的幾年,隨著經手的公共3 4藝術案增加,他更體認到組織對未來的重要性:「只有組織才能讓整個藝術架構完整,場務人員、行政、設計、專案經理等都是連動的關係,將工藝美學或公共藝術予以連結。」 

 


而無論是陶作或公共景觀,林昭慶都不斷強調親身參與、親自動手作的重要性:「只要有機會,就要去磨練手作能力,不能僅畫一張設計圖,就請工廠製作成品,那並不是自己做的!」而且著作權的歸屬也是一個問題。認清自己、從根本做起的看法,也反映在他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觀點上,他表示,「臺灣是一座精緻海島型國家,有自身的文化脈絡」,雖然技法與材料可能會不斷改變,但認識本土文化的特點,秉持傳承精神,藉由器物來傳達與表現,是展現自身文化內涵的基礎工作。

 


生活與創作都離不開藝術的林昭慶,對手感經濟的市場導向信心滿滿:「我認為手感經濟未來會取代工業市場,因為工業的東西較不具生命張力,就算杯子破了也不會讓人心疼,但手作的東西是真正能感動人的。」藉由親身體驗、於手感經驗中發掘情感,他認為,人們重新體認工藝文化精華的那一天,指日可待。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2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類似設施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