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陳銘堂

陳銘堂
臺中市中華路與中山路車水馬龍,每到夜晚燈火通明的夜市,更是讓人難以想像有一處猶似人間仙境坐落於此,進到「觀竹堂」,頗有尋幽谷訪仙境之趣,它是陳銘堂工作與生活的重心,亦是訪客欣賞竹雕藝術的空間,滿室竹香與溫馨,令人想要久駐品味。當你踏上二樓空間,陳銘堂會要你放慢腳步,體悟慢活人生的意境,原來他兒時木訥寡言,加上聽力的缺陷,在學習的道路上備受委屈與艱辛,但也因此讓他能夠專心一致地沉浸於竹雕創作的天地裡。童年最常陪伴他的是竹子、青蛙與池塘等與世無爭的景象,串連成一幅幅美麗的回憶,是促成他走上藝術這條路的重要創作靈感。

 


話匣子一開,陳銘堂侃侃而談他尚未公開的新作「青蛙」系列: 「青蛙是我童年時的好朋友,小時候在鄉下那種年代,物質雖然缺乏,但卻有非常快樂的時光,所以希望以這個系列與大家分享,並藉由作品傳達正面的力量⋯⋯」,其中包含著開心、幸福、歡喜三個重要元素,其姿態神情趣味橫生,有別於其以往用竹片雕刻的作品,更具立體感與童趣,讓人耳目一新。

 


對於自己採用孟宗竹的根部進行雕刻,他解釋道,這還必須經過多道的手續處理才能使用,「臺灣竹子得天獨厚,纖維細密,硬度較高,孟宗竹中空有節,刺竹是實心,雖然雕起來較困難,但很有挑戰性。」他接著說,自己從事雕刻藝術三十多年,早已把竹子當情人談心,「當作情人才會有互動、有感情,奇妙的是竹子也會釋放能量,給予我靈感」。他的作品突破傳統竹雕構圖的限制,以鏤空透雕和立雕手法製作,並加入現代元素,表現於貓頭鷹與貓對峙之緊張氣氛、鼠與犬的對話作品等題材,更能展現其生動活潑。「青蛙」系列之一〈暢〉刻畫一隻伸懶腰的青蛙,陳銘堂巧妙運用竹子的紋理,展現擬人化的趣味性。一反傳統竹雕不重上色而著重展現竹材光澤的作法,他勇於突破,在作品上著色,利用顏料色澤來增加遠近與深度的層次感,使得竹雕創作呈現截然不同的風格。

 


陳銘堂的早期作品多以寫實手法表現童年時光與鄉土情懷,細膩中具情思的刻畫,讓他獲獎連連,許多作品亦獲收藏。1983年他以「鄉土」系列榮獲第三十八屆全省美展教育廳獎,隔年又以「荷花」系列獲得第十一屆臺北市美展首獎;1986年的「瓜藤」系列是他最早嘗試以竹雕的方式展現大地恩賜、供給人們生活所需的蔬果作品, 也獲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該系列的二十三件作品。繼1994年以〈荷花屏風〉獲得第三屆民族工藝獎雕刻類二等獎,兩年後的〈頭頭是道〉他再以五件竹根雕刻農間常見的根莖類植物─大頭菜、蘿蔔、芋頭、地瓜與洋蔥等,代表宇宙生生不息的萬物,此作讓他抱回獲第五屆民族工藝獎雕刻類三等獎。

 


陳銘堂精湛的技藝,無疑是他獲獎不斷的主要原因。談及自己如何在竹片上構圖,他說道:「竹莖通常是細而長的圓柱狀,受限於素材的既定形狀,竹雕所受到的構圖限制比木雕來得多,其要在有限的圓弧空間中構圖,如何安排才能表現較佳的視點,如何才能在有限的厚度上展現不同的雕刻手法,對雕刻者而言都是嚴苛的考驗。」竹子的質地比木料堅硬,尤其竹節部分最難雕作,加上竹莖表皮光滑,若未能掌握力道,很容易就會因為滑刀而受傷。「要在這麼硬的纖維中,刻劃出細細的鬚根,不但手要穩,力度也要夠,一有差錯,就要重來……這在竹雕中是常有的事。」從中他也悟出了凡事急不得,否則功虧一簣的道理,因此近年來他在竹雕創作中融入了自己對減法藝術與人生的體悟,將作品逐步朝線條化、簡化發展,讓這股信念落實在自己的人生與創作上。

 


體貼的陳銘堂也不忘感謝妻子的一路陪伴。「走創作這條路,最辛苦的是我太太,因為原創性的東西往往超越市場的期待……」但始終堅持創作的他表示,「生命很短暫,創作亦是一種使命,不但要在有限的時間中展現新的想法,讓未來的人知道,也要將過去的觀念與技法,繼續傳承下去。」傳承與創新,正是他從過去到現在所秉持的方向,而他也將以信念持續開展未來。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6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類似設施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