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坑孝女廖氏嬌紀念碑
{% if typeName %}
類 別
{{typeName}}
{% endif %}
{% if level %}
種 類
{{level}}
{% endif %}
{% if registerDateValue %}
公告日期
{{registerDateValue}}
{% endif %}
{% if name %}
名稱
{{name}}
{% endif %}
{% if cityName %}
縣市區域
{{cityName}}
{% endif %}
{% if address %}
地址
{{address}}
{% endif %}
{% if headCityName %}
所屬主管機關
{{headCityName}}
{% endif %}
{% if openTime %}
開放時間
{{openTime}}
{% endif %}
{% if closeDay %}
休館日
{{closeDay}}
{% endif %}
{% if ticketPrice %}
票價
{{ticketPrice}}
{% endif %}
{% if contact %}
聯絡人
{{contact}}
{% endif %}
{% if phone %}
電話
{{phone}}
{% endif %}
{% if fax %}
傳真
{{fax}}
{% endif %}
{% if email %}
email
{{email}}
{% endif %}
{% if facebook %}
FACEBOOK
{{facebook}}
{% endif %}
{% if website %}
網站
{% endif %}
{% if arriveWay %}
如何到達
{{arriveWay}}
{% endif %}
{% if srcWebName && srcWebUrl %}
來源單位
{% else %}
{% endif %}
{% if srcWebName && srcWebUrl === ''%}
來源單位
{{srcWebName}}
{% else %}
{% endif %}
{% if srcWebsite %}
來源網址
{% endif %}
{% if author %}
作者
{{author}}
{% endif %}
{% if size %}
尺寸
{{size}}
{% endif %}
{% if material %}
材質
{{material}}
{% endif %}
臺灣在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進入日治時期後,開始鼓勵臺灣婦女解放纏足、並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招募女子教育,由此時期開始,臺灣各地公學校創立,並准許女子就讀,另一方面,旌表制度在臺灣亦依循日本規章,表揚孝行可風或認真事業者。廖氏嬌因就讀於安坑公學校,又因孝行感動地方,於大正四年(1917年)獲表孝女。
廖氏嬌(1903年~1917年)為安坑人,家中有祖母及雙眼失明的父母,並有兩位幼弟,所以廖氏嬌平時除了要照顧父母親外,放學後還要去撿拾柴枝、假日帶著父親到集市替人算命,維持家用,即便如此,廖氏嬌仍勤於學業,成績名列前茅,孝行受到地方肯定,於大正四年(1915年)獲總督府評定為孝女,而後大正六年(1917年)2月11日因放學途中在山上撿拾柴枝被大樹壓傷,2月15日病情加劇,不幸離世,16日出葬,得年十五歲。
同年,廖氏嬌生前國小同學為感念昔日情誼及其孝行,於母校安坑公學校設置廖氏嬌紀念碑。
原孝女碑置於安坑國小側門一隅,民國六十年(1971年)由時任校長重新立於兩棟教學樓及日式舊宿舍右方,後又遷移至學校圍牆外,但因安坑國小後方住宅興建,在開挖時將孝女碑掩埋,直至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才被發現,並於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重新立於國小操場一隅,亦公告為縣定古蹟,用八根石柱圈起以保護古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