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三峽拱橋

三峽拱橋
三峽的開發,約自安溪人董日旭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入墾三角湧(今三峽)等地後,三峽地區漸有漢人擴大開墾,至嘉慶末年,此地大多已被漢人所開發掌握,乾隆中期,因移民增多,商品貿易日漸繁榮,市街於是興起。
三峽地區在清代曾為大嵙崁溪流域的重要港口,對外交通以水運為主,到了日治時期,因桃園大圳建造完成後引出大量的溪水,致使河川水位逐漸降低,最終喪失水運功能,故日治中期,三峽陸上交通逐漸以輕便軌道為主,也開始架設橋梁。
三峽橋位於文化路,跨越三峽河,本橋依照昭和二年(1927年)所頒道路改修規格設計,由日人杉村庄一設計監造,工期自昭和七年(1932年)動工,昭和八年(1933年)竣工。而三峽對外的交通運輸亦因橋梁的建設,正式以陸路為主,「三峽拱橋」於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公告指定為古蹟,現今橋體結構因年代久遠已難承載小客車的行駛,現今改為機車道與人行步道使用。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