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新埔劉家祠

新埔劉家祠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新埔地區最早為道卡斯族竹塹社土目衛阿貴及錢子白率族人入墾,成為平埔族之居住地,舊稱「吧哩嘓」,約於清乾隆年間,逐漸有客籍人士入墾此地,才改稱為新埔。在墾拓族群中以蔡、陳、潘、朱、劉、郭等六姓為主,因新埔地理位置優良,而逐漸成為農產品集散地,發展成熱鬧的市街。
劉家祠建於清同治三(1864)年,是一座單進三橫的建築,正身部份為五開間,目前作為祭祀及辦公使用。兩側橫屋各為三開間,中央具有廳堂功能,又可稱為南北廳。右外橫屋現則作為管理員居住之空間。
劉家祠素有「匾額多、燕尾多、功名多」三多的美譽,劉家祠的祖先廳的門楣上,懸有「劉氏家廟」、「文魁」、「恩元」、「藜照東瀛」、「本支百世」與「源遠流長」等匾額,均具歷史價值;祠堂正身為五開間翹鵝屋脊,而兩側橫屋均設有廊廳,廊廳部份屋頂亦為翹鵝屋脊,故有燕尾多之稱;而劉氏一族人才濟濟,具有功名者多,故有此三多之美譽。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劉姓族人在清同治三(1864)年,由第十五世劉潮源及第十七世劉世和倡議興建家祠,由新埔街劉榮光捐地,新埔地區同籍同宗的劉姓族人共同出資,主要為新埔街劉松茂、劉萬湧,大旱坑庄劉廷章,新芎田劉家玩等,並由劉世和主持工程,至同治五(1866)年八月落成。
新埔劉家祠奉祀劉家共同始祖漢高祖劉邦的祖父劉榮及歷代祖先神位,目前是由劉榮公、劉榮公嘗、劉丁子嘗、劉家祠、垂裕嘗等祭祀公業組成,這種藉同宗與同籍的地緣關係而組成的祭祀團體,是早期移民社會的典型之一,同時也反映出客家移民在移墾初期為求生存,以祖先名義結合而成為有力量的組織。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新埔劉家祠彰顯客家族群在墾拓時期以祭祀祖先之名,結合同姓族群力量,合作發展的團結精神。同時也展現客家族群敬祖睦宗的文化。在建築上,三多的特色,也顯現出劉氏族人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在當地發展上扮演著重要家族的角色。整體建築雖於日治時期修建,但屋頂以黑色板瓦疊砌,屋脊翹鵝線條優美,橫屋之屋脊翹鵝與棟頭並存,為少見之地方匠藝特色,且保存傳統建築之古樸之美。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