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新埔張氏家廟

新埔張氏家廟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張氏家廟,俗稱張家祠,為張雲龍於清同治七(1868)年所創建,家祠於同治九(1870)年竣工。原建築物為二層樓、雙堂之建築格局,在當時可謂富麗堂皇,可惜在光緒二十一(1895)年遭日軍焚毀。後於明治四十一(1908)年,由張修德予以重建,改為一堂二橫規模,後擴建為一堂三橫規模。前有寬闊的禾埕,天井與禾埕間有斗子砌圍牆分隔內外,天井為石板鋪面,與祠堂相互輝映。
家廟正身為五開間,前為寬敞的步口廊,正堂入口為三關六扇門作法,典雅肅穆,門上懸掛「張氏家廟」匾額。堂內供奉張氏祖先牌位,神龕前為雕琢細膩螭虎花罩,上懸掛「忠勇愛國」、「木本水源」匾額,堂內左側掛有張雲龍畫像,為光緒年間作品,並表彰張雲龍生平功績。正堂左右次間及稍間為子孫居住空間,各間均開門,互不相通,是較為少見的作法。
張氏家廟在建築上與劉家祠相近似,除正身為雙翹鵝(燕尾)之外,正身前垂脊亦加上翹鵝,橫屋中央部分亦為翹鵝作法,頗具特色。張氏家廟牆身多為斗子砌牆面,正身橫屋均有水車堵,堵內有精緻的泥塑裝飾,為本古蹟之特色。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張雲龍本名張魚妹,生於嘉慶九年(1804),卒於光緒六年(1880),其歷經道光、咸豐、同治三朝,捐官得貢生,生平英雄冠世、才識超群、見義勇為,而成為地方上之重要人物,與陳朝綱同為新埔富紳。
張氏家廟主祀張雲龍之父張琳志及其派下六大房祖先牌位,為祭祀來台祖所建立之宗祠,在新竹較為少見,足見張氏族人在地方上之影響力,也是地方家族發展歷程的見證。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張氏家廟為祭祀來台祖以下各房祖先所建之祠堂,彰顯張氏家族的團結精神,也是客家族群敬祖睦宗文化的展現。而張雲龍家族有足夠財力興築祠堂,也顯現出張氏族人在當地發展上扮演著重要家族的角色。家廟原建築毀於抗日,也是歷史的見證之一。在今日都市新興發展後,其所在區域,成為新埔宗祠家廟建築群中地標性的角色。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