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關西鄭氏祠堂

關西鄭氏祠堂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關西鄭氏族人最初是六世祖鄭清雅從廣東饒平來臺墾殖,起初在臺北鶯歌發展,至九世祖鄭成珋於乾隆末年遷往蘭陽頭城,經營打金店舖,並開墾二結、三結及四結,頗有積蓄。後恐牽連閩粵械鬥,又於道光十四(1834)年遷到關西北門口附近開基立業。
關於鄭氏祠堂興建年代有二種說法,一說成珋公至關西後即買地興建祖堂,於道光十四年(1834)動工,十八年落成;一說於光緒十三(1887)年興建公廳於現址西側。而目前所見祠堂,為昭和四(1929)年重建之結果,並於次年完工落成。
鄭氏祠堂整體為一堂三橫屋的合院建築,正身五開間,但中央三間後牆向後凸出,有象徵祖先在後庇佑子孫之意。祠後有高起的化胎,後方有山巒為靠。在建築形式上,正身大門上題「滎陽世第」堂號,正廳供奉祖先牌位,神龕上懸掛「帶草衍派」匾額,正廳兩側牆面開有西式洗石子拱門,神龕台座亦以洗石子處理,為昭和二十三(1948)年修繕時所加,反映當時的營建技術,神龕下方設有土地龍神香位,為客家建築特色之一。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鄭家的堂號為滎陽堂,不過鄭氏祠堂卻以「帶草衍派」自居,相傳鄭家大陸祖先某年參加科舉考試時,祖宅四周的一種植物「書帶草」長得很茂盛,放榜後果然高中,後代子孫因此以「帶草衍派」自稱。
民國六十二年鄭氏祠堂現址被劃為都市計畫道路預定用地,族人鄭俊李先生為保存祖先遺產,努力奔走,經過十餘年長期奮鬥,終於在民國八十年經內政部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而得以保留珍貴的文化資產。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鄭氏祠堂代表著鄭氏家族成珋公一脈在關西落腳發展的歷史,整體環境包含背後的靠山、化胎、天井卵石、院牆,顯現出客家族群擇址的風水觀念。其建築呈現樸實的風貌,用磚均特別過油處理,故磚色特別紅,是一大特色。
鄭氏族人重視祖先遺產,主動爭取指定古蹟保存文化,其精神亦堪為後人效法。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