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勝興火車站

勝興火車站
「勝興火車站」坐落於苗栗縣三義鄉三叉段,是臺灣縱貫鐵路舊山線鐵道-三義到豐原路段之間的車站。「勝興火車站」前身是「十六份信號場」,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設立於十六份聚落。
臺灣縱貫鐵路舊山線鐵道-三義到豐原路段是地形最崎嶇的一段,山丘、河流阻隔,工程艱鉅,進度緩慢。自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起,興建至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才完工通車,同時使得臺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勝興火車站」所坐落的十六份聚落,早年山區盛產樟木,先民曾在當地設置16座蒸餾樟腦的爐灶,因此而得名。「勝興火車站」前身為「十六份信號場」,便是「號誌站」,主要辦理上下列車交會運轉業務。
「勝興火車站」車站建築主體興建於大正元年(1912年)3月31日,為一層樓木造兩坡水屋頂建築,為「十六份信號場」主要建築物。昭和五年(1930年)因為山產運輸需要,改設為「十六份停車場」,開辦客貨運業務。當時貨運業務繁忙,遠在大湖地區出產之木炭、香茅油、水果等,皆由本站運出。昭和十年(1935年)中部大地震,「十六份停車場」到臺中間的鐵路橋樑、隧道受損嚴重,因而停駛整修3年,直到昭和十三年(1938年)才恢復通車。
戰後,「十六份停車場」改稱「十六份驛」,附近改設勝興村。民國四十七年(1958年)改名為「勝興火車站」,並沿用至今。之後,因為臺灣經濟產業結構改變,加上公路交通發達,「勝興火車站」貨運業萎縮。民國七十二年(1983年)停辦貨運,專辦客運。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9月23日臺灣縱貫鐵路新山線鐵道完工通車,列車改線,舊山線鐵路、「勝興火車站」功成身退,從此走入歷史。
「勝興火車站」曾於民國六十三年(1974年)擴建運轉室、民國八十三年(1996年)全面整修,其主體結構、格局、材料,均維持原貌、原材料;加上「勝興火車站」的海拔高度、建築歷史與臺灣鐵道歷史文化上,均占有重要地位。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