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明新書院

明新書院
「明新書院」現位於今南投縣集集鎮永昌⾥東昌巷4號,建於清光緒11年(1885),⺠國74年(1985)11⽉27⽇,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三級古蹟。集集⾃古即為進入⽔沙連內⼭及埔⾥盆地的必經孔道,因地近番境,漢⼈入侵者常遭番害。清乾隆20年(1755),為加強控制內⼭,統括濁⽔溪流域⼀帶番境,成立⽔沙連堡。集集地區開墾過程並不順利,⾄乾隆32年(1767)北路理番同知設立後,才有進展。⾃清乾隆36年(1771)林尾庄形成聚落後,集集各地陸續成庄。此時漢⼈聚集⽇多,故於⻄邊林尾庄與東邊柴橋頭庄之間有店肆出現,⾄清乾隆45年(1780)已成聚落,稱集集街。由於嘉慶年間的郭百年佔墾番埔事件,與道光年間臺灣中部平埔族的陸續遷入埔⾥盆地,居於入埔要地的集集,地位⽇益重要。⾄清光緒元年(1875),⽔沙連堡分治四堡,集集成為埔⾥社廳之⼀堡。清光緒4年(1878),此地製腦(樟腦)業勃興,洋商紛紛進入集集街開辦腦(樟腦) 館;清光緒13年(1887)巡撫劉銘傳,擬開由集集街通往臺東⽔尾之橫貫中央⼭脈的道路,集集街⽇興,⼀個新興的⼭區市鎮因⽽崛起。⾃此街市繁昌,⼈文活動頓呈蓬勃景象。清光緒初年,集集地區之仕紳組織「濟濟社」,並建「明新書院」於柴橋頭庄,以提倡文風。後來隨著集集街之發展,位於柴橋頭之明新書院因離市街遙遠,有所不便,而欲遷建於集集街內,然⽽苦無經費。清光緒9年(1883),濁⽔溪氾濫,內⼭流出⽊料甚多,乃由總理陳⻑江僱⼯集材,擬⽤此批⽊料作為遷建集集街之材,並由地⽅募款得⼀千八百餘元,僉舉林光祥董其事,是年12⽉2⽇興⼯。林董事於⼯程進⾏中不幸亡故,由其⼦林天龍繼任。書院於清光緒11年(1885)11⽉竣⼯,內供文昌帝君、制字先師及紫陽夫⼦(朱熹),並推舉陳⻑江為總理,僱廟祝⼀⼈,經費由街上商店負擔,眾仕紳並立匾「掌握文衡」。「明新書院」雖為書院,仍不脫「義學」性質。日治明治35年(1902),管理人林天龍將明新書院所有之田地二十餘甲及廟地捐給集集公學校建校,並以書院充作教室。日治明治41年(1908),復由鄉民聚資800元再遷建於柴橋頭庄現址,改稱「崇德堂」。也在明新書院中有組織民間宗教開始介入,將宗教與書院的教化力量結合在一起。故現有人稱集集明新書院為「崇德堂」。 民國40年(1951)「崇德堂」暫借充做分校教室,民國42年(1953)永昌國民學校設立,由於部分廟地被納為校地,入口圍牆被拆除,形成今⽇書院、學校並存之貌,亦延續了書院的⽣命。自民國74年(1984)公告為第三級古蹟後,經幾次撥款,才得以復建。民國88年(1999)九二一大地震時受創,依災後古蹟重修工程再予以修建。 明新書院建築型式為講堂與齋舍間有翼房,屬閩南式建築,分正殿、拜廊、過水、翼房,以正殿為中心,殿內供奉文昌帝君、魁斗星君、制字聖人、紫陽夫子、至聖先師,其旁過水間供奉地藏王菩薩,及開廟恩主等神位,西邊有一座惜字亭。書院修護皆依古制,恢復昔日風貌,重振昔日文風。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