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臺灣府城隍廟

臺灣府城隍廟
城與隍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用來守護城池的神明。周朝時規定,天子要祭祀八種神,其中第七種叫水庸,水就是隍,而庸就是城,這便是必隍是祭祀的起源。隨舊都市的發展,大部分的城,都建在水邊,城與水漸漸結為一體,而水神與庸神也合而為一,成為守護城池的城隍神。所以遠在西元239年,三國中的吳國,便有建城隍廟的記錄。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對於城隍信奉虔誠,封京師城隍為帝,開封、臨濠、東和、平滁等地為王,在府稱公,在縣稱侯洪武3年(西元1370年)雖然去除封號,但已有府、川、縣城隍的稱呼。清朝以後,不僅各都、府、川、縣的官著附近都設百城隍廟,而且地方自新上任,要先到城隍廟舉行奉告典禮,然後才能赴任。而民間則認為城隍爺是護國祐民之神,也是賞罰分明的司法神,能「司陰陽,察善惡,辨是非,定功過」。
臺灣府城隍廟,相傳建於明永曆23年(西元1669年),在當時東安坊郡署的右側。根據清乾隆43年 (西元1778年)臺灣知府蔣元樞的《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所繪,城隍廟原是一座四殿兩廂房式的廟宇建築。除第一進頭門外,依次是正殿、後殿及大士殿。大士殿的右側,設有紀念臺灣知府蔣毓英的蔣公祠。頭門目前並建有稍高的戲臺一座。平面上看,已較《重修城隍廟圖》碑上所刻的規模寬大。
今天所見的臺灣府城隍廟,坐北朝南,是歷經多次修建的紀果。廟前原有寬廣的廟埕,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劃為道路用地;民國71年(西元1982年),青年路拓寬為十五公尺的道路,使得前殿緊臨道路,成為臨衝的廟宇。目前的平面配置為二開間的三殿兩廂房形式。前殿與正殿間有拜亭連接,除亭的兩側狹窄的天井可以採光外,兩殿幾乎已成為一體。從中央大門入口檯頭仰望,高懸的匾額上題有碩大的「爾來了」三個字,象徵著城隍爺無上的權威,也是臺灣府城三大名匾之一。進了大門回首仰望,又見超大型的算盤高高地掛在門楣上方,用來算是非,昭天理,觀人棄惡為善的。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