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開元寺

開元寺
明永曆34年(西元1680年)三月鄭經因為海戰失利而退守臺灣,復明之志逐漸消失,隨著故老親信陳永華、楊英、柯平的相繼去世,不覺心灰意冷,終至不臨政事。開元寺原為鄭成功嗣子鄭經同年選擇邑治北方的洲仔尾,建造園亭,稱之為北園別館,清領後因乏人管理而逐漸荒廢,清康熙29年(西元1690年),總鎮王化行、臺廈道王效宗有鑑於臺灣未有佛寺,因而就北園別館故址改建為寺宇,稱之海會寺,即為開元寺之初始肇建。開元寺自肇建至今,寺名屢經更改,初始稱之為海會寺,在清康熙33年(西元1694年)高拱乾修的臺灣府志和清康熙49年(西元1710年)周元文的重修臺灣府志中均以海會寺稱之;開元寺一名最早出現在清康熙59年(西元1720年)陳文達修的臺灣縣志中,而後一直到清乾隆12年,史書中均以海會寺及開元寺稱之;清嘉慶1年(西元1796年),臺灣掛印鎮總兵哈當阿重修時,將海會寺改名為海靖寺,其後因本寺規模宏大,為臺灣之冠,因此至遲在咸豐9年(西元1859年)重修時,孝廉陳乃嘉所作「代募官修郡北開元寺序」即以開元寺稱之,而後即均以開元寺稱之。
日人治臺後,明治36年(1903年),由住持玄精上人邀請永定禪師為監院重修三寶殿(大雄寶殿),採取傳統修葺技術。大正元年(1912年)由得圓和尚主持,重修山門、昭和4年(1929年)增設僧伽學堂,昭和6年(1931年)增建圓光寶塔。昭和7年(1932年)信徒鄭玉記捐修天王殿,後又改稱彌勒殿,於昭和8年(1933年)竣工。

民國42年(1953年)印明和尚修理佛像、重修山門。民國49年(1960年)募捐重修大雄寶殿,並雕塑十八羅漢像,增建外山門,同時修理三丈餘高的大士殿,於民國52至56年間(1963-1967年)改建為鋼筋混凝土建築,使得鄭經井被包在建築當中。民國58年(1969年)悟慈和尚繼任方丈後重修寺院,於民國59年(1970年)開辦開元幼稚園,並且增建二層樓鋼筋混凝土廂房。民國61年(1972年)左右,由楊英風修理大雄寶殿兩側房為鋼筋混凝土樑頂,並由潘麗水、洪鐘山、蔡草如等人進行彩繪。民國86年至89年(1997-2000年),進行古蹟整修,由黃秋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監造。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