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臺南三山國王廟

臺南三山國王廟
創建於清乾隆7年,是一座保有完整潮州風格的廟宇,原是廣東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山之神,屬於潮州地方的鄉土神,具有強烈的地域性神格。關於三山國王信仰的起源,元人劉希孟與明人勝端明在《明貺廟記》及《三山明貺廟記》中有詳盡記載。三山國王廟的信仰得以由潮州移植臺灣,主要在於移民勢力擴張。潮州籍民入臺可溯鄭氏時期,而這些潮民便與臺南三山國王廟的建立有著密切的關係。由於清領初期渡海禁令的限制,移臺者大多單身,為了旅途平安,便先在家鄉的三山國王廟中求得爐香,做為保佑的精神支柱。出來臺灣的移民居無定所,南遷北徒,因而帶動了信仰的傳播。在臺南,三山國王廟僅有一座,主要的原因在於臺南開發甚早,潮民所能拓張的勢力範圍十分有限,當然也因而保留了潮州地區早期的完整建築風格。文獻上有關臺南山三國王廟的記載,首見於清乾隆17年(西元1752年)魯鼎梅主修、王必昌的《重修臺灣縣志》為依據。直到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日本人前島信次在《科學的臺灣》〈臺南的古廟〉一文中,對於建廟時間提出了質疑。前者以清雍正七年為建廟時間,前島者根據前殿所立清乾隆九年的匾額推測應為清乾隆七年。不過在《三山國王廟的調查研究書》中認為比較合理的說法是:「草創於清雍正7年(西元1729年),清乾隆7年(西元1742年)由臺灣支線率粵東諸商民修建」。有感同鄉人士,前仆後繼、離鄉背井、孤獨無靠,因而闢廟一角,供鄉親來往寄居。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