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魯凱族好茶舊社

魯凱族好茶舊社
魯凱族的好茶聚落位於霧台鄉溪南隅,南隘寮溪北側。好茶原稱「Kochapongan」,根據移川子之藏的資料,在1650年荷蘭的古文書上記載了七個社名,及包括舊好茶的舊稱「Kochapongan」(古茶布安)1,則可證明好茶社於350年前已經確實存在。清領時期文獻如清康熙59年(1720)《重修臺灣府志》、清乾隆29年(1764)《續修臺灣府志》、清乾隆29年(1764)《重修鳳山縣志》、清光緒20年(1894)《鳳山縣采訪冊》等志書皆記為「家者惹也社」。 傳說在600多年前,原本居住在台東的魯凱族,始祖Puraruyan,從台東的Shikiparichi(位於太麻里的Tavoari和今天的知本之間)帶著一隻雲豹來到霧頭山狩獵,到了Kochapongan附近的Karuskang,飲用了瀑布的甘甜山泉水後不願離去,始祖於附近勘查後,認為該地適合居住,便回台東帶領族人越過中央山脈來到這Kochapongan的地方居住,該地因此有「雲豹的故鄉」之稱,而這地區的魯凱人也自稱為「雲豹的傳人」,不僅奉雲豹為神獸,並且訂有禁獵雲豹的習俗。發展出石板屋的獨特文化,頭目家系傳承累積至今,至少已有20代。該地區標高約在海拔950到1050公尺之間。 舊社於三百多年前,因聚落不斷的發展擴大,開始尋覓新地,而移居阿禮霧台等地,另由阿禮、霧台與神山等社之系譜及傳說,也可以得知是由好茶分出建立的部落的。因此,魯凱族在中央山脈西側的發展,好茶舊社扮演重要角色。好茶因與上述這些部落有血緣關係,彼此會相互支援,但與西南方及西北方之達來、馬兒、筏灣等部落,則因領地範圍爭執,而彼此征戰與獵首。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