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

西嶼東鼻頭震洋艇格納壕
昭和17 (1942)年日軍於太平洋戰爭失利後,便採取自殺式攻擊戰略手法,於昭和19 (1944)年3月日本軍令部制定了「特殊其息兵器」之試作方針,由日軍參謀本部作戰課航空班長鹿子島隆等人擬定特攻計畫,除了用飛機機身來擊撞的「神風特攻隊」及「櫻花特攻機」外,還有特殊潛航艇的水中特攻兵器「蛟龍」、「海龍」及人間魚雷「回天」;向敵艦衝入自爆的水上特攻兵器「震洋」高速艇及其他特攻兵器等。
昭和19 (1944)年4月這種「決死兵器」便由日本第10技術研究所專門研製,按照日本軍部的設計要求,主要由摩托艇加以改造,艇長約5公尺,寬約1.2公尺,全重約1.4噸,動力是以汽車用的汽油機加以必要的改造後裝置艇內,最大速度約為25節,艇員為1人,設計者特別為每艘的艇首安裝撞擊起爆的撞角引信,引爆艇內250公斤的高爆炸藥,以達到撞沉敵艦的效果。
第一艘「震洋艇」選定於日本海軍紀念日5月27日下水,艇的主體用膠合板(木製合板)製成,這反映出研製者想儘量減輕艇身的重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美國空軍大規模轟炸的嚴重打擊下,日本鋼材已極度匱乏。震洋艇艇首裝250公斤的高爆炸藥是它的威力所在。除此之外,還裝有120毫米的火箭發射器,艇的上方也裝有割網器,用來割斷漁網或偽裝網等。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