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清朝下淡水營」遺構

「清朝下淡水營」遺構
清領時期官署兵力駐紮鳳山縣的下淡水營,原設在屏東縣鹽埔鄉的隘寮溪口(山豬毛汛),起因於清雍正年間(1723~),屏東長治一帶漢人(閩客籍移民),與山豬毛社原住民發生嚴重衝突,清領時期官署始設置此軍事營盤,以防止原住民侵擾漢人及避免漢人越界拓墾。後因隘寮溪改道、氾濫等水患,沖毀營盤,才在清光緒11年(1885年),將兵力駐紮自山豬毛移至屏東縣長治鄉德榮村的煙墩腳埔新建下淡水營,營盤內的官署建物,稱為都司署。城門採卵石疊砌,為屏東河流沖積扇拓墾區常見的建材,不同於磚或土埆的材料,傳達建材與營造技術的地域性質,具時代性之意義。近年位在屏東縣長治鄉德榮村的下淡水營北門殘跡經會勘審議確認,具文資保存價值,已於2016年1月指定為屏東縣縣定古蹟。至於下淡水營的範圍及都司署的建物位置,尚待進一步考古、勘查、調查研究,才能確定下淡水營的歷史脈絡。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