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中興新村文化景觀

中興新村文化景觀
中興新村兼具「行政特區」權力象徵與「花園城市」空間型態雙重代表意義,為中華民國政府在臺灣實施的第一個都市計畫,整體空間配置引進英式「花園城市」概念,以「鄰里單元」及防空疏散的「低密度開發」規劃建構,所營造之良好工作生活環境與完善公共設施豎立臺灣新市鎮典範。第一鄰里單元為中興新村最早期規劃興建之住宅區, 引入西方近代市鄉計畫,用「鄰里單元」以「小學」為鄰里中心,並以步行距離決定鄰里單元的大小範圍,周邊以住宅區包覆,再配合防空疏散的「低密度開發」做規劃建構。宿舍之早期風格,並具有獨特街廓型式及囊底路設計,且鄰近第一行政區,可呈現中興新村「工作、生活合一」之規劃理念。
區域內辦公廳舍及宿舍等多數興建於民國60年代以前,分別由當時的代表性建築師如王大閎、修澤蘭、關頌聲、沈祖海等設計。基於疏遷時間壓力、物資匱乏現實條件,以符合工業化生產效率特性,同時又迎合官方建築習慣對稱的類國際樣式,是區域內初期建築的共同型態特徵,當時以現代工法與素材構成,不帶過多形式象徵的現代建築。
中興新村第一行政區過去為臺灣省政府行政核心地區,其空間紋理主要是以省府路上的荷花池、牌樓延伸至圓環,再延伸到省政府,周邊建物以此軸線向兩旁擴展,形成主要行政空間,精省後目前仍保有省政府大樓、省政資料館等完整之省府時期辦公廳舍建築群。目前文化景觀保存區域內有1棟古蹟-臺灣省政府,還有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人事行政處(原臺灣省政府人事處)、經濟部中部辦公室(原臺灣省政府建設廳)、交通部交通事業管理小組(原臺灣省政府交通處)、臺灣省政資料館(舊館及貴賓招待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原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水土保持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原臺灣省政府農林廳)、中華電信公司中興服務中心、臺灣銀行中興新村分行、中興會堂、臺灣新生報中興新村辦事處(原館)、國家文官學院中區培訓中心中正堂(原臺灣省政府訓練團中正堂)等11棟歷史建築。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