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來義鄉二峰圳

來義鄉二峰圳
1.開發時間與歷史背景(簡述)
二峰圳為臺灣日治時期所興建的水利設施。日治時期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為了灌溉屏東萬隆等地的甘蔗農場,解決屏東旱季缺水問題,於1923年(大正12年)5月建造完成二峰圳。二峰圳由當時任職於屏東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的鳥居信平規劃,以時任臺糖株式會社社長山本悌二郎的雅號「山本二峰」,而命名為「二峰圳」。

2.文化景觀中單點描述(建造歷史、建築構造)
「來義鄉二峰圳」取水的主體設施可分為四部分:取水工程、導水工程、分水工程及灌溉渠道。取水工程又可分為河岸左、右兩座取入水塔(人孔)、地下堰堤(集水廊道)、拱形隧道與半圓形集水暗渠。地下堰堤設於現今屏東縣來義鄉來義大橋上游不遠處,全長約328公尺。
地下堰體結構總共有取水的梯型堰體、集水的拱型隧道、取水的半圓型集水暗渠等三部份。梯型堰堤外觀高2.87公尺、頂寬0.91公尺、底寬3.94公尺。
梯型堰堤的主要滲水面外側鋪設由埔姜編成之埽工當作過濾層。為增加取水量,除了斜面I型鋼筋混凝土桁柱間縫隙可取水外,梯型堰堤頂部亦開設數個直徑0.42公尺的J型進水孔連通到堰堤內部。梯型堰堤由左岸至右岸以1/100坡度配置,底部埋設於河床下2.7公尺至9.1公尺不等。半圓型集水暗渠為1927年(昭和2年)增建,主要因發現地下堰堤之出水量不如預期之水量,故鋪設易透水的混凝土管來增加集水量。集水暗渠長455公尺,縱坡1/100,與地下堰堤約呈現80度交角,於拱型隧道連接第二集水塔附近處,將所集之水匯入立於右岸的第二取入水塔。
導水工程包括引水隧道、壓力暗渠、砌石明渠等工法構成導水路。自地下堰堤收集到第二取入水塔後,經由導水路送到萬隆農場分水工,總長約3,436公尺。分水工程即為萬隆農場分水工。灌溉工程從農場分水工開始,由分水工分出三條灌溉幹線,由北到南分別為新置幹線、佳佐幹線、南岸幹線。水由三條幹線送出後,再由各支線灌溉農場。
此外,二峰圳分水工旁有棵百年老樹桃花心木,據傳為日治時期由鳥居信平所種植。2015年屏東縣政府在樹下豎立「鳥居信平植栽 百年老樹紀念碑」,以感念鳥居信平設計二峰圳。此外,位於分水工附近台灣糖業公司辦公室,為日治時期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所使用的建築物改建而成,據傳鳥居信平曾使用過。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