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竹東甘屋渤海堂

竹東甘屋渤海堂
建築興建史、使用變遷史
竹東甘屋渤海堂位於竹東鎮郊「員崠子」地區,由甘照錦所創建,於大正十二(1923)年落成.渤海堂為一堂二橫屋合院配置,其特殊之處為建造出少見的二層樓堂屋,與具有洋風的拱廊橫屋等二特色,整體風格仍為漢式傳統合院,但具有當時流行的洋式風格構造,而成為新竹傳統客家夥房屋中,唯一具有樓房特色的建築。
渤海堂在傳統建築中軸對稱的基調上,以西式弧形拱廊與捲葉草紋女兒牆裝飾左、右橫屋,反映出日治時期地方匠師受殖民政府引入的西洋時尚之後,與本土建築形式融合的特性。而興築甘屋渤海堂的匠師,主要有彩繪匠師邱鎮邦,大木匠師葉金萬所主導,均為大正年間新竹地區最著名的工匠,在臺灣傳統建築史,與臺灣客家建築研究之中,皆具有指標性的地位與價值,而其特殊的空間及形式,也是新竹客家民居的代表作之一。

建築相關之人物事件歷史
甘家來台祖甘茂泰,於嘉慶年間隨金惠成墾號開墾員山地區,逐漸發展成地方重要的家族,光緒年間,以墾拓為營生的甘氏族人中,甘廷漢取得貢生功名,他的兩個兒子甘南旺與甘高添(即甘惠南)為監生。甘南旺生有二子甘照才與甘照錦,其中甘照錦即為渤海堂起造人。甘廷漢另一子甘高添,曾任保正,其子甘承宗,曾任橫山庄長,竹東甘氏一族對於地方建設與事務皆相當熱心。
光緒年間甘惠南主導,興建員崠子三元宮,除了作為在地信仰中心,也作為製腦料墾民樟腦的集會場所。 渤海堂旁邊的寺廟師善堂、員崠山神社也是由甘家主導興建,此外,芎林呈甘橋、竹東東寧橋等等,均由甘氏家族主導出資所興建,對地方信仰、社會公益貢獻良多。

建築場所精神價值
竹東甘氏家族從清代對於員崠子一帶的墾拓,發展到日治時期對於樹杞林一帶的經營, 有著相當程度的貢獻,對外造橋舖路、修繕水圳、捐地蓋神社與興學,對內維持客家人的耕讀家風,有著客家精神的典範意義。甘屋渤海堂的興建,便成為具體承載甘氏家族事蹟與精神的具體空間。
從形式與空間上,渤海堂具體反映出日本殖民臺灣以後所帶入的西洋式建築時尚與日本居住文化,對於臺灣漢人生活空間的影響。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