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旗後礮臺

旗後礮臺
清領末期為扼守打狗港整體安全,於打狗山的大坪頂、哨船頭及旗後山上,依地形高度設置有三座礮臺,其中最高處的「大坪頂礮臺」,現位置可能落在現在的軍事管制區內,次高為「旗後礮臺」,最低為哨船頭之「雄鎮北門」礮臺,三個礮臺互成犄角,結合成為一組防禦線,扼高雄港之進出,形勢相當險要,軍事地位更形重要。
旗後礮臺位於高雄旗後山頂,旗後山位於高雄旗津西側,隔高雄第一港口與鼓 山(即壽山南端)對峙,稱為「旗鼓相當」。旗後礮臺位處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公園計畫範圍包含壽山、半屏山、龜山、左營舊城及旗後山等地區,堪稱高雄市都市之肺,也扮演著提供生物多樣性的基因庫角色。
同治13年(1874)牡丹社事件後為加強海防於清光緒元年(1875)建造旗後礮臺,清光緒2年(1876)竣工,旗後建礮臺之紀錄首次記載於清光緒20年(1894)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爾後於日治時期曾改置高射礮陣地,並增築數座碉堡,二戰後曾由國軍駐守,並置機槍堡。民國74年(1985)8月19日內政部指定為二級古蹟,民國95年(2006)3月29日古蹟重新公告,由第二級古蹟改為高雄市直轄市定古蹟。民國108年(2019)2月22日文化部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