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前水頭得月樓及黃輝煌洋樓

前水頭得月樓及黃輝煌洋樓
黃輝煌為水頭黃氏長房五樹派下十九世,早年因印尼麻里吧板發現石油,隨鄉人前往印尼謀生,後經商成功致富,遂匯大量銀元回金門興建洋樓。

黃輝煌洋樓於民國20年(1931年)興建完成,由於黃輝煌特聘南安籍名師陳南山與金門本地水泥匠師傅允評、傅允賀等人設計、興建,洋樓規模雖非最大,但其裝飾繁複、精緻程度與用料可說是金門洋樓數一數二之佳作。裝飾主題亦反映出當時時代背景下,僑商刻苦耐勞之價值觀、愛國情操及傳統與南洋風格之融合風格。初期黃輝煌洋樓建成時,並未有太多防禦設施,當時盜匪時有所聞,但尚未發生綁架勒贖事件。

然而,民國22年(1933)發生震驚全金門的「黑面宙事件」,水頭鄉僑黃廷宙、黃順圖家族遭劫,此後聚落內富商紛紛將宅邸增改建,加入具有防禦功能的設施,得月樓及連接黃輝煌洋樓間的三開間「番仔厝」式假厝,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建而成。黃輝煌聘請金門古崗的司傅設計得月樓,考量眺望及守禦的需要,樓體高11.26公尺,外牆厚40公分,落成後供作全村的銃樓,保衛地方的安寧。

宅第落成後,黃輝煌曾於民國20年代(1930s)返回金門短居一、兩年,之後則返回南洋定居。民國26年(1937)日軍佔領金門時期,洋樓曾遭日軍佔用為營房;民國38年(1949)後,為國軍佔據使用,胡璉曾進駐做為指揮所。

旅居於南洋的黃輝煌家族,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國共戰爭及印尼排華運動等事件,其後裔多散佈於東南亞各國,且難以考查、找尋。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及多名地方仕紳努力之下,終在印尼尋得所有權人登記人黃安鐘的長孫黃廷欽等人,商談過後於民國94年(2015)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簽訂委託代管的合約。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規劃進行修復,使得逐漸荒廢的洋樓再現風華。

民國96年(2007)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許育鳴建築師事務所執行「調查研究與修復計畫」與「修復工程規劃設計及監造」;委託現代營造股份有限公司進行修復工程,於民國96年(2007)竣工。後於民國98年(2009)開放為展示館使用。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