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竹山社寮敬聖亭

竹山社寮敬聖亭
敬聖亭又叫做聖蹟亭,俗稱惜字亭或敬字亭。古時候在衙署、書院、文昌祠、街莊通衢,甚至窮鄉僻壤,都可以看到這類敬惜字紙用的建築。敬聖亭本是中國人對文字與文化的一種信仰,流傳既廣且久。而臺灣的敬聖亭起源於何時,已難稽考,不過從清雍正年間拔貢生施世榜曾建敬聖樓於臺灣府城大南門外,並捐粟僱僧,以拾字紙,可知清朝時,對惜字一事已相當重視,甚至有亂踩字紙會瞎眼,而勤撿字紙則積功德等民俗傳說。清代侯官陳學聖曾有詩道:「自從倉頡成形,頑石何如識一丁,珍重爐灰勤揀拾,更將鼓催乞河靈」。由此可見古人對字紙的珍視,正是對制字先師倉頡的尊崇而發的敬聖之心,所以供焚化字紙之所名為「敬聖亭」,是有其深刻的意義的。愛惜紙之習俗,盛傳民間,如文昌宮前,常建惜字亭,由社會士紳賢達籌備惜字會,由會員輪流主事,稱為爐主。會員捐錢,僱丁搜覓字紙,洗淨曬乾,集中焚化,薰以沈檀,緘以紙素。每年文昌帝君誕辰時,士庶群集宮中,排設戲筵,張燈結綵,除祭祀倉頡神牌外,並將一年來所焚字紙,迎遍街衢,所經民家,無不設香案拜迎。然後由矜紳及啟蒙諸子送至海邊,再以小船運至大海,用綵旗鑼鼓,投放一空,然後返回。迎送紙灰的時間各地不同,有每年一次,也有卜吉擇日,或按子、午、卯、酉等年舉行,也有長達12年才舉行1次的。根據倪贊元的《雲林縣采訪冊》記載,水沙連地區約有聖蹟亭3座,一在大坪頂新寮街,一在林杞埔,一在社寮街,竹山社寮敬聖亭便是位於社寮街的一座。
社寮敬聖亭為清咸豐11年(1861)陳凌雲捐貲創建,光緒5年(1879)童生陳大成捐建重修。位於竹山往集集的公路邊上,亭高兩層,由當地產的砂岩雕鑿砌造。立於方座上的正方形平面,上下層相差甚大。上層為石砌翹脊廡殿屋頂覆蓋,正、背兩側雕如筒瓦屋面,但左、右側則刻如板瓦屋面。下層亦為廡殿屋頂,但四面全雕成板瓦屋面。一層正面開圓拱形門洞,上刻扇形橫額,題:「敬聖亭」三字。門邊聯鐫「有能付丙者,便是識丁人」切合敬聖亭功能,為根據五行觀念,南方丙、丁屬火,聯中的「付丙」就是火化之意;「識丁」則是識字之意,上下聯巧妙的將天干的丙丁兩字嵌入,毫不露痕跡。 左、右、背側為石板構成的牆面,上鑿扇形窗洞一口,供通風及排煙之用。左右側下刻創建碑記及鐫題名錄,惜部份已風化不清。背側浮刻麒麟,形象飽滿。二層為方形實體,各面均有「壓地隱起」雕,以吉祥圖像為主題,如「葫蘆」代表「吉祥富貴」,「麒麟」代表「文風鼎盛」,「鹿」代表「福祿壽」,「竹」代表「正直貞節」、「節節高升」。其中正面的葫蘆雕刻輪廓粗獷,造形簡潔,頗有現代藝術之風。
清代由於敬惜字紙受到官方重視,而民間亦蔚為風氣,當時全台各地都建有聖蹟亭、敬聖亭或惜字亭。日治時期惜字風氣一蹶不振,因此很多敬賢亭被廢棄或改為寺廟的「金紙亭」。今尚能保存者,寥寥無幾,而社寮敬聖亭能保留下來,代表此地文風之延續,亦是地方開拓史上最光榮的見證。
民國88年(1999)九二一大地震,一瞬間「敬聖亭」倒毀,經撥款重修,於民國90年(2001)9月修護完成,歷經2年的滿地滄桑,在大家的期望下,終於重生。在今天,敬聖亭就像一座具體而微的文化遺跡,雖然功能不再,但敬聖的意義值得深思與懷念。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