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走訪大溪,處處可見兩百餘年的歷史縮影。
1810年代,林本源家族聘木作匠師至大嵙崁建「通議第」,木器業開始紮根於此。經過兩百年的發展,今日之和平老街、康莊路、信義路及員林路,仍舊有許多木器行及製材廠林立於此,是目前臺灣木器產業重鎮。另一方面,由於1901年改制後的「大嵙崁支廳」設置於此,普濟路一帶陸續興建警察宿舍群,形成獨特的警察生活圈,見證日治迄今的大溪百年警政發展史。
無論是在地木器產業、百年警政歷史,或是遍佈大溪的街屋、古厝、武德殿及寺廟等古蹟,普濟堂關聖帝君遶境聖誕慶典及其傳承百年的社頭文化,此些有形、無形文化資產與生活於此的人們,形構出大溪獨特的生活形態與在地文化。

生態博物館的理念,是與居民共同致力於保存、記錄與展演「大溪木藝產業」和「大溪常民生活」兩大核心主題,推廣當代木藝生活美學。自2014年開始館舍修繕工程,2015年開放壹號館及武德殿,之後採分年分階段方式開放,2016年開放藝師館及工藝交流館。此外,串連大溪各個街角館,藉此推動民眾參與地方文化事務。

無論是街角館、大溪木藝傳承、社頭文化保存與推廣,以及更多木博館關注的主題,本館都是以點、線、面串聯起更多大溪人的參與,找出和議題可以連結的人和資源,藉由各種方案的策劃展開人才培力、鼓勵永續基地的形成。
這座博物館是透過和居民一起做、一起共學行動的過程,挖掘地方知識記憶及再生產。我們開放自身的展館及輔導民間空間修繕整備,做為資源及故事展演、轉化的基地,努力讓大溪的文化資產,包括木器工藝及社頭文化等在生活脈絡中持續生產及保存,且居民參與行動可以在生活中發展及提升,最後將實現展演大溪魅力,讓大溪成為宜居宜遊城鎮的願景。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