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金門雙乳山坑道

金門雙乳山坑道
雙乳山位處金門島蜂腰部,可瞰制金門中西部,其高度與位置之地理優勢,對於國軍在金門的歷史與戰場皆有重大意義。民國43年(1954)9月3日共軍以破壞海運為手段,打擊國軍在金門建立的防禦系統。砲戰期間,共軍擊發射砲彈千餘枚,擊沈與擊傷國軍軍艦7 艘、摧毀砲陣地9 處,重創位於金門西部的指揮中心,此戰也暴露出金門戰備設施的脆弱。砲戰結束後,兼代參謀總長彭孟緝、聯勤總部兼代總司令黃仁霖分別在10月4日與14日視察金馬,並於11月中旬,針對外島後勤問題與對策,向蔣中正總統上簽呈。民國43年(1954)11月,蔣中正為確保軍品儲存的安全,已有在太武山開鑿坑道的計畫,為了預防日後中共的空襲與砲擊,時任金門防衛部司令的劉玉章將軍下令將金門島上的陣地逐步地下化,並在金門各重要據點修築坑道及防空洞。雙乳山坑道便是在此狀況下,開始籌畫及興建事宜。
然在雙乳山坑道設計及規劃前,此區已是重兵部署,工事林立的守備要區,坑道於民國45年(1956)10月20日規劃,並在民國46年(1957)10月30日竣工,時任93師279團團長程仲宇於11月在乳南營區之坑道主入口處,銘刻〈雙乳山坑道工程構建序〉。
依據軍史檔案,可得知當時坑道設計採「主坑道」、「支坑道」規劃,是由多條坑道所組成的地下網絡系統,另建有地下室內空間、陳放相關設施等,坑道完工長度為1142公尺,此紀錄亦十分接近坑道現況之總長度。坑道之建構乃順應地形與防禦需求,北乳山採披覆式挖掘,形式罕見之環形坑道即順著等高線挖設,南乳山則採鑽挖式工法,使坑道深入山腹。現存坑道兩側保有興建初期漿砌塊石牆體及RC平頂,及部分早期之紅土坑道構造;穿越伯玉路之下方坑道則以頂樑加強結構。
雙乳山坑道為完整的軍事防禦工事系統,歷經1960-70年代二期築城要塞化的工事強化,除原坑道外,尚包括光華堡、觀測所、營舍、訓練場,及壕溝、牆垣與周邊增築之莒光堡、復良堡等。另,雙乳山坑道內留有多樣的早期慷慨激揚的泥塑標語,呈現兩岸對峙前期特有風格(民國40、50年代)。
雙乳山據點及其坑道與地形相嵌合之工程特色,充分展現了兩岸對峙時期國軍營造地下坑道之技術特色。民國90年代(2000)以後,因應國軍兵力精簡,雙乳山坑道及營區已無駐軍,然雙乳山坑道本身所承載之歷史及坑道防禦工事特色,見證了已不復見的時代印記,彌足珍貴。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