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社團法人三界埔文化發展協會

社團法人三界埔文化發展協會
三界埔地如其名,位於三地之交界處:嘉義縣水上鄉、中埔鄉與臺南市白河區。而地名來自明鄭時期的一段故事,這裡是對抗荷蘭的駐軍之處,當時,鄭成功曾親訪並祭獻各界祝告天地,祈求聖母庇佑,因此消災解厄且兵馬終於安頓在這塊未開墾的原野地。這片原野而被視為「三界聖土」,為感念聖恩及土地的照顧而取名「三界埔」,附近一帶有許多以「成功」命名的建設,也能窺見當年鄭成功的足跡。
 

三界埔是發展社區工藝的新手,選擇以「陶」作為題材,因這項媒材已有發展千年之久的工藝文化歷史,且能以多樣形式的創作方式,融入現代生活的需求。在寫下社區工藝發展的歷史新頁時,也希望將當地特色融入工藝創作,嘗試將仙草與肉桂加入釉藥之中;以土捏塑出菸窯與廟宇的造型,做出具三界埔的獨特性的陶藝作品。
 

三界埔種植草藥的歷史悠久,出產仙草、紫蘇、靈芝草等藥草,直到現在還是仙草的三大產地之一。販售仙草的老先生分享著,現在的仙草因為都以塑膠蓋布,讓仙草的根無法四處蔓延竄生,仙草的香氣不似以往的香氣濃郁了。協會也透過休閒農場推動有機農產品與環境友善的概念,讓民眾有機會感受到充滿土地生命力的仙草本味。
 

三界埔的另一項特色是「大阪式菸窯」,與住家是同屬一棟建築,是與美濃菸樓最大的不同。菸草是高經濟價值作物,又有收購價格保證,比稻米的收入更好,不過需要大量勞力與時間的投入,往往需要動員全家人來顧菸,因此住家與菸樓設置在一起,也方便居民們工作。發展至最鼎盛的時期,三界埔地區就有超過百座菸窯。後來發展出自動烘菸的機械,又加上廢除菸酒公賣制度,讓煙業逐漸凋零沒落。
 

「外面下雨,三界埔不下雨;外面不下雨,三界埔下雨。」三界埔的地形特殊,用文字是無法呈現的,必須親臨現場才能體會那無法言傳的感受,將要抵達三界埔時,雙眼一見便能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三界埔至今都還盛產藥草,沒有任何一間工廠,其環境生態沒有被破壞,完全是一座世外桃源。園區是全臺唯一得到三項有機認證的場域,讓你置身天然乾淨的環境之中,遠離世俗塵埃。
 

工藝小知識
 

陶瓷其實是「陶」與「瓷」的通稱,最簡單的辨別方式是翻起底部查看確認,因為陶瓷在燒製時,需要平放在板子上,而接觸面是不能塗上釉藥的,若是上了釉藥便會沾黏在板子上,作品便無法取下。沒有上釉藥的地方,會露出胚土的原色,白色為瓷器;帶著土色的則是陶器。
 

瓷土的主要原料是高嶺土,含鐵量較低,而陶土則是含鐵量高的,取自地表下方的黏土。目前市面上的陶瓷作品,大多是高溫燒製而成,高溫陶瓷的溫度至少攝氏1200度以上。臺灣早期的生活用品皆能看見許多陶器的應用,像是屋瓦、水甕等,稱為「粗陶」的呈現方式,使用的胚土較粗糙,且用900至1000度的低溫燒製而成,就算直至現在,對於這些粗陶器並不感到陌生,走在鄉間還能看見蹤跡。
 

資料來源:工藝記.旅讀臺灣農村/社區 (2019年)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