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嘉義縣臺三產業發展協會

嘉義縣臺三產業發展協會
臺三產業發展協會的「臺三」指的是臺三線,因為參與協會的社區都座落在此條道路附近,這裡有著「嘉義市後花園」的美名,從嘉義市只要需沿著大雅路直直地走,開車不用半小時便可以抵達。協會期待將臺三線周邊串連起來,發展地區的特色農村遊程,結合各社區的特色與專長,以群聚的力量共同出擊,打造出地方特色產業。
 

「漆藝」是協會主要推廣的工藝之一,帶領社區製作漆藝的工藝師,大家都稱呼他「弓牛老師」,本身是木作家,葫蘆雕是主要創作之一,學習漆藝有成後便進到社區推廣。因協會正位於阿里山山腳一帶,過去林木業盛行,直到現在還是有許多製材廠,有許多廢木料;另外,附近也有許多果園,每到一定的時間,農夫都會修整樹木,因此木頭便成為當地容易取得的材料之一。而透過「漆藝」細緻的技藝,正可以讓所謂的「廢棄材料」重生,並提高經濟價值。
 

目前協會以承接客製訂單為主,因漆器的做工細緻且製作過程繁雜,所需的製作時間從一個月到半年不等。漆器在木胎成形後,需反覆的經過多次的上漆,還有貼箔、研磨、拋光等等的過程,總計三十多道的工序才能完成一件作品。漆藝作品主要還是由弓牛老師製作,並帶領6-7位兼職夥伴,從事不同的分工,並開始培育社區內的漆藝種子,慢慢建立起協會發展漆器工藝的基礎。
 

協會成立了「天生我材」的品牌,取自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概念,表達利用廢木回收創作變身成工藝品的理念,相信萬物都有它可以發揮價值之處。目前能在嘉義舊酒廠看到協會的作品,或是也有機會在各種農村推廣的活動看見他們的身影。此外,弓牛老師更進到國小裡推廣「漆器工藝」,至今超過三年的時間,目前已納入課綱,成為在地國小的特色課程。
 

來到嘉義市的後花園,除了品嚐在地知名的甕缸雞,是以龍眼木做柴,文火燻烤而成,香氣撲鼻令人食指大動。這裡還有另一項特產「柿子」,全臺至少8成的柿子從這裡產出。特別的是,協會將各項特色結合,推出秋季限定的「柿園餐桌」活動獲得好評,在秋風涼爽的天氣裡,走進結實累累亮黃澄澄的柿子園,那片美景人人都會不由得從心中驚嘆,更何況是坐在在園中樹下好好的品嚐一頓在地饗宴。
 

桌上以社區的柿染手作做為擺飾,襯著精美的漆藝器皿,承裝著以柿子入菜的在地餐點,不僅僅只是一場吃在地、食當季的料理,更是一場以大地作為展演舞臺的五感體驗。
 

資料來源:工藝記.旅讀臺灣農村/社區 (2019年)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