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南投縣國姓鄉石門社區發展協會

南投縣國姓鄉石門社區發展協會
國姓鄉是南投地區最大的客家聚落,然而隨著社會發展和平社區也同樣面對到大量青年人口外流的問題,社區便擔起照顧長者的任務,在陪伴閒聊的過程中,發現過去的石門婦女們都有著一手植物染的好手藝。嫁娶時的紅色喜氣裝扮,就是媽媽親手裁縫與染布完成的,有著最不捨的叮囑與深刻的祝福。當時的生活簡樸,勤儉的客家婦女就地取材利用「薯榔」進行作為植物染的原料。薯榔的膠質豐富,染後的布料溫潤柔軟,並帶著樸實的土紅色,總讓人感到踏實溫暖。
 

在找回植物染工藝的過程中,社區一開始是從藍染開始做起,透過與國姓國小共同發起的「時光繪布」活動,以藍染為技藝,帶著長者們一同創作,繪出記憶中的社區樣貌,讓口述故事透過長者們的雙手轉化為生動的圖像,將社區故事躍上牆面,重現了當年豐國糖廠裡的鐵道、農田周邊的水圳,將地方的故事連結起來,也串接起了過去與現在。在和孩子們的互動中,也讓長者們露出了燦爛的笑顏。
 

社區推出的薯榔抱枕,以薯榔為染劑,將棉麻呈現出紅棕色的質樸色澤,以圓形為基礎做變化的幾何造型,則是長者們以「石頭」為題材創作出的圖樣,呈現了石門社區當地「打石」的歷史。理事長分享古早時候染布其實相當簡易,沒有太多的技法,就是將薯榔搗碎後加入布料,經過時間的等待,就完成染布了。因為染製的方法其實相當多變,生汁、煮染、媒染⋯⋯等等,都會讓布料的成色有著不同的變化。許多人都訝異於為什麼一種薯榔就能染出那麼多種顏色,其實都是從記憶中挖出來的技藝。理事長說:「這些都是寶啊!」
 

石門社區有推出一日參訪的活動,讓遊客能夠參與社區的日常生活,並體驗薯榔染製的樸雅之美。遊程會以社區長者們的表演揭開序幕,接著分享社區的故事,了解過去的歷史,接下來就是體驗社區日常的活動行程了。午餐享用社區餐廳準備的十菜一湯,以少油的健康料理為主打特色,除了傳統菜色之外,更有平時供應給長輩的芽菜料理,讓長輩能吃得天然健康。吃飽後就要開始動手體驗薯榔染製過程,最受歡迎的產品是後背包。而在離開前,還有在地小吃粉腸的製作與品嚐。來一趟石門,身心都被滋養了!
 

資料來源:工藝記.旅讀臺灣農村/社區 (2019年)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