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姜屋天水堂(新屋)
{% if typeName %}
類 別
{{typeName}}
{% endif %}
{% if level %}
種 類
{{level}}
{% endif %}
{% if registerDateValue %}
公告日期
{{registerDateValue}}
{% endif %}
{% if name %}
名稱
{{name}}
{% endif %}
{% if cityName %}
縣市區域
{{cityName}}
{% endif %}
{% if address %}
地址
{{address}}
{% endif %}
{% if headCityName %}
所屬主管機關
{{headCityName}}
{% endif %}
{% if openTime %}
開放時間
{{openTime}}
{% endif %}
{% if closeDay %}
休館日
{{closeDay}}
{% endif %}
{% if ticketPrice %}
票價
{{ticketPrice}}
{% endif %}
{% if contact %}
聯絡人
{{contact}}
{% endif %}
{% if phone %}
電話
{{phone}}
{% endif %}
{% if fax %}
傳真
{{fax}}
{% endif %}
{% if email %}
email
{{email}}
{% endif %}
{% if facebook %}
FACEBOOK
{{facebook}}
{% endif %}
{% if website %}
網站
{% endif %}
{% if arriveWay %}
如何到達
{{arriveWay}}
{% endif %}
{% if srcWebName && srcWebUrl %}
來源單位
{% else %}
{% endif %}
{% if srcWebName && srcWebUrl === ''%}
來源單位
{{srcWebName}}
{% else %}
{% endif %}
{% if srcWebsite %}
來源網址
{% endif %}
{% if author %}
作者
{{author}}
{% endif %}
{% if size %}
尺寸
{{size}}
{% endif %}
{% if material %}
材質
{{material}}
{% endif %}
北埔姜氏(天水堂二房)為一堂六橫的合院建築。天水堂,為姜家的堂號。 姜氏家族來台祖姜仕俊,由廣東省陸豐縣來台,由紅毛港上岸經九芎林(今芎林)後落腳北埔,清道光14年冬(1834),基於防番與開墾雙重理由,淡水同知李嗣鄴示喻,粵籍九芎林庄〈今之芎林鄉〉總理姜秀巒與閩籍新竹西門城總理林德修,招募二十四股組設「金廣福」墾號,設三十六處防隘,募三百餘隘丁,進行開墾的工作,蓽路藍縷,冒著隨時番人來襲的危險,進墾山林。
姜秀鑾家族繁衍至18世,人丁眾多,清光緒33年(1907)左右,由17世姜紹猷與姜振乾等人興建本宅邸;日治時期大正4年(1915)姜榮華、姜榮富二房子孫析產時,本宅邸歸二房榮富子孫居住,因之將本宅邸稱為「姜氏天水堂二房」,即今日的貴字號「天水堂二房(16世姜榮富)」,以區別姜秀鑾(14世)創建之「天水堂大房(16世榮華)」。
本宅原為一堂八橫的大規模民宅,據姜家族人姜重柟所言,本宅邸由當地匠師完成,於昭和10年(1935)大地震拆除 ,這是由於震災後街巷拓寬的結果所導致,因此,於2003年調查時,僅餘一堂六橫。 本宅邸於2006年遭遇祝融,正身本體毀壞嚴重。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