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雲林縣斗南鎮舊社社區發展協會

雲林縣斗南鎮舊社社區發展協會
斗南鎮原稱「他里霧」係平埔族群的洪雅族在此設他里霧社而來,,平埔族群在雲林地方設有六個社,其中他里霧社舊址就是本舊社社區 , 早自明朝鄭成功開發就已開始,清朝統治後漢人陸續移居。清康熙年間,台南平原大多已墾耕完成,新移入台灣的農民,陸續向台南以北的區域尋找開墾區,十七世紀下半期,漢人大批入墾,是雲林地方最早開發地方。清康熙四十九年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中已有「他里霧社」的記載。至康熙五十六年諸羅縣志人有記載「諸羅十七莊」之一,並有他里霧街之稱。乾隆二十七年至三十年的故宮「台灣輿圖」,不僅把「他里霧」畫出來,在附近甚至畫出一個小營盤,插上紅旗,表示這裡駐紮有一隊流動班兵,維護治安,稱為「他里霧汛」。範圍包括斗南鎮及古坑鄉湳仔、麻園、虎尾鎮惠來厝過溪仔,大埤鄉埔羌崙等計五十八庄。舊社社區位於斗南街市南方、東側以他里霧埤與將軍里相隔.僑真國小位於西邊,西側以台一線省道與明昌里為界,南臨大湖口溪,北方以火車站為界和南昌里為鄰.這是舊社里較容易辨認的行政區界線。舊社社區是平埔族洪雅社他里霧社的舊址,故名「舊社」,而平埔族的漢化是漸進的,部落裡的老住戶以「沈」、「賴」兩姓佔絕大多數數。 在舊部落中,廟堂不少.如興國宮.福德宮.而最出名的莫過於「龍虎堂」(也稱「菜堂」),建於清光緒23年西元1897年,以供奉佛祖及關聖帝君為主,是間私人佛堂。早期藉助於宗教力量替民眾解鴉片煙癮,荷籣據台時期一六五四年即是教會所及地方 , 在此傳教佈道,在康熙四十九年(西元1710年)庄民合築一條灌溉渠道名為番仔埤.現在稱為他里霧埤.本鎮著名之景點-他里霧碑就在埤旁.因有良好水利系統灌溉舊社地區農田,故此附近農民至今仍有人數稱此地為番仔田. 傳說洪雅語言中的「他里霧」,原是指這裡有「一大片草原」的意思。平埔族會選擇此地聚居,想必此地土地肥沃、灌溉方便.社區內尚有多處著名景點-如百年茅草屋.此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以竹子.土塊及茅草建成為傳統竹管厝.保存相當完整.屋前有一著名龍形褣樹造景.另有一建於西元1896年.保存也相當完整之賴氏祠堂
二十幾年前舊社也僅是一個近百戶的小部落,但現今住戶已有一千多戶了。社區緊鄰街市,最近十年因為交通便利.生活機能良好,正是住戶增加快速的主要原因。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