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

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
頭分舊名結頭份,它的由來,經文獻上較為可信的說法是:嘉慶十二年以呉化為結首的一批人前來開墾,所拓墾的土地一部份給結首,結,乃宜蘭地區拓墾組織的基本單位,結有頭人,稱為結首,結頭份乃指結首所分的田份。
頭分社區位於員山鄉東部,北接同樂村,西接宜蘭市,西南隔宜蘭河接員山村,南臨永和村,西北面為枕山村,全村面積2.8平方公里,共十五鄰472戶,人口1,563人 (備註:98年12月製)。
村中有一棵茄苳樹高達十餘公尺,民眾以紅布繞圈,供置香爐虔誠膜拜,大家都稱它為大樹公。相傳昔日有一名叫歐來住,常在樹下一面拉著大殼弦,一面唱著山歌,後來還在歌詞裡加上一些劇情的變化,而且也融合了其他各地的唱腔,拉拉唱唱,傳授其他村民,當時叫落地掃。由於都是未經打扮的大男人,因此又叫醜扮歌仔戲。臺灣歌仔戲發源於蘭陽平原,而蘭陽平原的本地歌仔,則源自結頭份。
大樹公對面有一座讚化宮,是村民的信仰中心。讚化宮為本區主廟,祀三山國王,相傳此廟最早於清道光年間,由村民陳秉政,自褔建平和鄉供奉而來,原廟建於永同路東側老茄苳樹旁,後經五次改建,於民國67年才遷至對街,今址處。
位於永同路上枕山派出所對面的水埤,因地近舊三山國王廟,故稱為國王埤,又因形狀似雨靴,又稱作貢(ㄍㄨㄥ)溝。水源為湧泉,昔時面積更大,今部分淤塞成田,埤旁並新建一農路。此埤亦為附近農地之水源。(備註:摘自臺灣地名辭書:卷一 宜蘭縣)
昔日,本區在清末及日治時期甘蔗園遍布,現今,居民亦多務農為業,但隨著糖業的沒落,蔗園已少見了,位於永同路西側的農地,因近山,以竹林及果園栽種為主,永同路東側的農地,則利用雷公圳水源,多為水田。
社區活動中心是村民聚集活動的好地方,協會內現有八個班隊:結蘭社、長壽俱樂部、歌仔戲班、歌唱班、守望相助隊、環保志工隊、烹飪班、韻律班。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