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壯圍鄉安全社區

壯圍鄉安全社區
早期居民以務農為主,工商發達後青年轉向都市謀職發展,人口老化。年青人口外流,村內人口以年長婦孺在家居多。民眾主要語言為閩南語,國語次之。居民常聚集於廟宇,社區活動中心。休閒活動以宜蘭河堤防道路、廟宇週遭是老人家白天活動與消磨時間的地方。溝通組織包括社區發展協會、鄉民代表,村鄰長、村幹事等提供民眾良好的溝通管道建立和諧人際關係。民眾就醫以陳登賢診所、仁生診所與壯圍鄉衛生所居多。村內有二座廟宇,村民以信奉道教居多。
家庭系統以折衷家庭為主,家庭主要關鍵人以父親為主,但由於農村生活演進,機械代替人工,時代的演變,迫使青年往外謀職發展,年輕女性亦打破男主外、女主內之傳統觀念,職業婦女、雙薪家庭已漸成趨勢。因此家庭成員結構之改變,致對家庭之「權威者」,不再必恭必敬,溝通方式亦採民主式溝通。
97年事故傷害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六名,且平均約2個小時就有一個人死於交通事故,而壯圍鄉事故傷害位居十大死因第三名,因濱臨太平洋,全鄉14村有7村主要道路臨海,車輛又以大型車輛為主,車子若行至鄉間小路十字路口交通標誌標示不清楚,車速又快,易造成事故發生。然而壯圍鄉在97年事故傷害死因統計又以運輸事故居第一位。另外;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呂宗學教授分析宜蘭縣93-95年各鄉鎮市標準化死亡比(實際死亡數/預期死亡數)中,壯圍鄉「機動車事故」為1.64全縣排名第3位、「所有意外事故」為1.38全縣排名第6位。馬路如虎口,傷害的發生是多元且突然。透過社區的力量,漸次影響社區提升民眾安全知能,降低事故傷害,逐步達安全社區之目的。根據消防局資料得知,97年壯圍鄉事故傷害發生送醫件數共614件,又以車禍受傷為首56%,一般外傷次之8.7% 受傷:包含摔傷、壓傷、擦傷、割傷、穿刺傷、創傷、撞傷、砸傷、夾傷
而順和社區鄉間小路居多,經當地派出所統計資料顯示94-98年順和社區道路發生車禍事故處理案件數有216件,車子行至鄉間農路十字路口車速又快,易造成事故發生。根據當地派出所資料得知,道路交通事故肇事原因大多以酒醉〈後〉駕車、未注意車前狀況、未依規定讓車居多。
近年來在節能減碳的風潮下,騎自行車的人越來越多,卻大多未養成戴安全帽的習慣;一旦發生事故,容易造成無可彌補的遺憾。97年6月本社區也有學生因上學騎腳踏車沒有做好保護措施發生事故致死,引起社區很大的震撼。一般人常誤認自行車是人力車,要比機動車輛來得安全;殊不知自行車與機動車未分道行駛,及缺乏保護裝置,導致自行車騎士在車禍時,易發生身體創傷,尤以尖峰時間(7~9點與17~19點)最為常見。根據國民健康局94-95年委託台北醫學大學「自行車事故傷害之探討與防制對策」之研究顯示:有配戴安全帽者比沒有配戴者的死亡危險性降低12%;而嚴重受傷(受傷嚴重度9分以上)之相對危險性也降低27%。同時國外研究也顯示騎自行車戴安全帽可降低85%的頭部外傷風險,及降低88%的腦損傷風險。專家指出符合標準的自行車安全帽在時速二十四公里的撞擊下,大約可吸收90%以上的衝擊力,剩下不到10%傳送至頭部,均在人體可承受之範圍內。根據安全社區內學校資料統計得知,學童上學之交通工具,其中騎自行車比率占12.6%。因此順和安全社區於96年10月成立社區腳踏車監理站。事故傷害是可預防的,期望藉由社區腳踏車監理站之推行,能多一份保護、多一份安全、預防多一點、傷害少一點。
順和社區65歲以上人口數169人,佔10%;14歲以下人口數279人,佔16.5%。居民大多務農,年輕人口外流,隔代教養居多,祖父母又以不識字者多,對事故傷害防制認知不足。根據98年安全社區居家問卷調查資料得知(200份):兒童部份;受訪一週內兒童發生事故比率78%以跌、扭傷佔45%,瘀傷〈表皮受傷〉45%;兒童事故發生頻率〈受訪一週內曾發生事故〉85%。而老人家事故發生頻率〈受訪一週內曾發生事故〉占55%以瘀傷〈表皮受傷〉為主要。然97年宜蘭陽大附醫針對鄉內65歲以上免費視力篩檢得知:視力異常率46.7%,尤其又以不識字占50%、女性比男性多。家庭是每個人的避風港,如果家中存在著隱藏的危險因子未去除,卻有可能是他受傷或致命的原因,對本鄉的老年人及小孩亦是一大威脅,故居家事故傷害防制,是需要推展之預防保健重點工作之一,因此以順和社區為基準漸次推廣全鄉安全社區之觀念與營造。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