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林烈旗

林烈旗
疆場上,擊鼓鳴鑼各有其意;戲曲裡,它常是劇情高潮迭起不可或缺的樂器;陣頭裡的起音與結束,也都由鑼主掌。在傳統逐漸式微的21世紀,林午鐵工廠默默承載著千年沈厚、悠遠的銅鑼音,成為銅鑼的代名詞,更是音樂表演藝術的美聲源頭。

 

臺灣銅鑼的創始人林午,在日據時代開設鐵工廠,專修兵器和軍用汽車,因為功夫到家,許多人碰上銅鐵器物的疑難雜症就找林午。某日,一位北管吹奏者拿著壞了的樂器要林午修理,這些北管樂器以前皆從印尼進口,但林午用心鑽研之下,卻摸出了其中訣竅,林午鐵工廠的鑼聲從此響起。當時臺灣各地北管戲班、迎神廟會陣頭,都以是否出於林午所製的銅鑼,做為面子大小的指標。「因為我們家的鑼,聲音大且傳得久,很自然會把其他陣頭的聲音比下去」,林烈旗解釋。林午鐵工廠響亮的名號綿延至第二代林烈旗,迄今六十餘載。

 

打從娘胎就受敲鑼打鐵聲「震撼教育」的林烈旗,是六個兄弟中,承襲最多父親對銅鑼的天賦與愛好的孩子,十四歲時就向父親學習銅鑼製作。他謹記父親的叮嚀,製作鑼要像做人一般,實實在在,每一個步驟都馬虎不得。林烈旗印象深刻地說:「以前我們家的鑼大家搶著要,曾經有兩個社團以一千二百元買一面銅鑼。妳知道嗎?當年一千二百元很大,可以買三輛日本狐狸牌腳踏車哪!」由此不難窺出,價值與價格在林午的銅鑼上等於是同一件事。

 

1987年,林午獲得國家薪傳獎,林烈旗於1995年也獲此殊榮,他並順應世界音樂潮流,從傳統裡找出符合現代標準的需求,製作「優人神鼓」、「朱宗慶打擊樂團」、「蘭陽戲劇團」等知名表演團體的專用鑼。

 

銅鑼可以分為大鑼、小鑼、雲鑼、十面鑼等。大鑼的聲音宏亮、強烈,以包著棉布的木棒敲往鑼中心點,會擊出「?,?……」的聲音,音量大且綿長。林烈旗表示,鑼自古的作用為宣告、傳訊,所以音色要達到長、遠、穩、沈的境界,中間凸出的部分叫做「臍」,聲音的高低取決於鑼臍的大小和鑼面厚薄,鑼臍大而厚,聲音較低,反之則音高。

 

一般大鑼的直徑約40至42公分,發音寬宏、深沉而雄厚,音色柔和、渾厚,餘音較長,通常用來渲染氣氛和加強節奏,泰半用於民間器樂合奏、戲曲、舞蹈伴奏。大鑼「?,?⋯⋯」,小鑼則發出「噹,噹」的聲音。小鑼又稱手鑼或京小鑼,它的鑼面較小,外圍直徑約為22公分,深2公分,音色柔和、清亮,節奏豐富,具有滑音效果,可增添歡樂氣息,京劇中常用於輕鬆活潑的橋段,也在其他戲劇伴奏中廣泛使用。

 

原料及技術是好品質的關鍵,林烈旗表示,青銅原料多少都含有雜質,但一面銅鑼裡,銅的成分須要百分之八十左右,其他的雜質金屬則要越低越好。

 

鑼面的好壞繫於「敲打」功夫,林烈旗將裁剪後的鑼面銅片,置於一座中間挖有凹洞的木檯上進行錘打,打擊出凸圓型的鑼臍,再以鐵鎚於周邊鑼面上,不斷敲擊出無數的小平圓;手持二十磅的鐵鎚,林烈旗必須敲打四千至五千下,才能把銅片打成內包的斜度,完成完美的共鳴與悠長的聲音。

此外,調音可是好品質的「祕訣」。在旁看林烈旗敲鑼面,外行人聽來皆一般的聲音,他一聽即知何處音不準,又東敲西打一番,直到滿意為止。如何製鑼他不吝說明,唯獨問到調音技巧,他笑著直說:「這很難講明白啦!」

 

林午銅鑼最初僅有五個音階,近年應音樂界市場的需求,在具有那卡西演奏經驗的哥哥林烈忠協助下,開發出十一音、十三音,最後完成二十六音階,開創臺灣鑼聲的極致。此外,他也與哥哥共同打造直徑230公分,重達400公斤的大銅鑼,成為當今金氏紀錄的保持人。

 

因為要經常用力敲打,學習製作銅鑼的人在臺灣微乎其微,林烈旗就讀中山醫學院放射科的兒子,自幼幫忙拿大鎚搥銅面,林烈旗高興地說:「我本來還擔心可能做到我這一代而已,沒想到我這個兒子竟然說,畢業要回來一起做。」若真如此,林午薪傳將如同他製作的鑼聲一般,綿長、沈穩地傳遞下去。(36期)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