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新竹都城隍廟

新竹都城隍廟
新竹城隍廟,在舊淡水廳右側,竹塹城西門街,即今熱鬧喧囂的西門市場內,主祀城隍爺及城隍夫人。由於新竹設縣,為臺北府初設府治,加上城隍靈蹟昭著,神格由廳城隍累陞至都城隍,故民間多稱為都城隍廟。新竹城隍廟,據《淡水廳志》記載,為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王世傑獻地,淡水廳同知曾日瑛倡建。雍正乾隆年間,淡水同知署本設在彰化縣治的「舊公館」(後來該館改建為彰化關帝廟),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同知王鍚縉始將廳署移建於竹塹。因此,新竹城隍廟可以說是一座比廳署早建於竹塹的城隍建築。初建時的城隍廟,原是一座以正殿為主的兩進建築。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同知袁秉義予以修建,嘉慶四年(西元一七九九年),同知紅旗人清華捐建後殿,供奉觀音佛祖,而使城隍廟成為三進式的廟宇建築。嘉慶八年(1803年),胡應魁任同知時,又在廟的西畔添建觀音殿,後殿改祀城隍夫人,使城隍廟的規模臻於完備。道光八年(1828年),同知李慎彝監造竹塹城時,城隍廟一併進整修,由鄭用錫、鄭用鑑董其事。光緒元年(1875年),北臺設一府三縣,竹塹改為新竹縣,由當時設於艋舺的臺北府尚未建成,暫以淡水廳署為臺北府署所在地,直至光緒五年(1879年)淡、新分治,知府陳星聚始開府臺北。原稱「顯祐伯」的縣城隍,此時也配合改制升格為府城隍「綏靖侯」。光緒十五年(1889年)十月紳董林汝梅等以「膏雨愆期,驕陽亢烈」,祈求脫離苦厄而主持城隍廟建醮,從當時的疏文中可知,城隍已進封為「威靈公、新竹縣都城隍」,而使本廟成為臺灣唯一的都城隍廟。光緒十七年(1891年),地方紳董捐貲一萬餘圓再度重修,當時的規模是廟宇一百八十六坪,地基五百六十九坪。日治時期,廟貌迭有毀損,新竹官紳鄭肇基捐巨貲倡修,工程於大正十三年(西元一九二四年)起工,十五年(西元一九二六年)落成。現存大多數的前殿牆堵石雕,多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新竹都城隍廟座東朝西略偏北,為三開間三進兩廊左帶觀音殿的廟宇建築。前殿中門前留有古樸的青斗石石獅一對,門內天花安八角藻井一座。正殿供奉城隍爺,下置公案,左右分立文武判及六司。後殿祀城隍夫人,有聯題:「莫道爺爺名威有赫,須知奶奶慈陰無私」涵義頗為深長。
註:在您使用iCulture發布的藝文活動及文化設施資料時,提醒您,仍需留意訊息內容之真實性與正確性,因為iCulture是一個開放各界發布藝文資料的網站平臺,各項資料僅供參考。如對訊息內容有所疑慮時,請先透過本網站客服信箱向本部查證。

:::